登入後可以使用更多功能喔~
帳號: 密碼: 登入 註冊
2018‧08‧08
【親子專欄】你的孩子,到底是不是你的孩子?
 
一直以來都聽說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部電視劇的風評大好,甚至紅到鄰國的日本,讓所有曾經經歷、正在經歷、將要經歷的觀眾深有共鳴。
 
為什麼?因為這些故事是真實的,血淋淋地用影像呈現給所有青少年和青少年的家長看。
 
我自己作為一個影像創作者,我深深知道影像敘事的威力遠遠大於文字,雖然在同名小說裡可以有很多想像的空間,但當那些深刻又細膩的情感被影像化之後,你很難忽視劇情帶來的震撼,其後勁之強是每一個觀眾關上螢幕後都還能感受到的。
 
在台灣,有很多的家長都有同樣的通病:『以愛之名嚴格塑造孩子。』為什麼我用『塑造』一詞?因為這個詞帶有一點強制的意味。在這電視劇裡的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共通點,不管是哪一種知識程度的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人中龍鳳,留美碩士媽媽一樣、小學畢業的媽媽也一樣,他們無不盼望著自己的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也都相信認真讀書就可以飛黃騰達的神話。
 
可是,她們不覺得需要過問孩子的意願,因為基於『孩子還小,不會判斷是非』的理由,所以就幫孩子做了決定,念什麼學校、請什麼家教、找什麼補習班,什麼都替孩子安排得妥妥貼貼的,要孩子放棄讀書以外的興趣,不讓孩子發展他們的專長,甚至孩子們連說不的權力也沒有。當然劇中的結果並不都是完美ending,有的甚至很極端,把孩子逼上了絕路,媽媽才意識到問題其實一直都出在自己身上。
 
(圖片來源)
 
提出這個電視劇並不是要鼓勵孩子抵抗父母,也不是要鼓勵家長去放任孩子,太過和不及都不好,像聖經說的,總要看的清明適度。(羅12:3)確實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要求孩子讀書是必要的,但這已不能成為成功的唯一途徑,而且···試問自己,到底『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呢?如果用成績就能定義一個孩子是否成功,其實這對孩子來說很不公平,也不客觀。或許在台灣的主流教育之下還是認為成績決定一切,但若是孩子能夠在學習成績並不糟的情況下又能發展自己的興趣,作為家長有什麼理由要反對呢?
 
影片中給人一種強烈的窒息感,是來自於父母自以為是的愛,在每一個單元裡,孩子都很認真的問媽媽『你愛我嗎?』然而每一個媽媽回答的都ㄧ樣,卻又不斷地告訴孩子『我這麼做就是因為我愛你,我不想看你將來受苦。』那麼,孩子現在受的苦,你看到了嗎?孩子在不經意間一直向父母發出求救的訊號,但家長看不見,也不願意面對孩子的情緒。到最後,連孩子也不知道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因為他一直完全信任著愛自己的父母,竟然都選擇忽略自己的無能為力,對於這樣一種要求孩子到近乎完美的程度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
 
其實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做家長的只希望孩子能平安健康的長大,在孩子有一點進步的時候都會發自內心的鼓勵讚揚,但為什麼當孩子長大以後,父母卻開始貪心的不只要孩子平安健康,更要求孩子品學兼優天資聰穎,孩子在學業成績之外的進步幾乎都視而不見或不予置評,不再像孩子小的時候那樣鼓勵他們,表揚他們,只會說他們浪費時間,更因此埋沒了孩子的才華。我身為一個家長,看到這整部影片把媽媽的角色妖魔化之後我並不生氣,只是覺得需要受提醒,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讓孩子的童年失去笑容的家長,我希望孩子能認真唸書,但不因此用成績來衡量孩子的價值,讓孩子適度的發展興趣,了解孩子的興趣所在比一味的禁止他們發展更能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人格。
 
我是一個國高中都讀一般公立學校的孩子,父母親從不會要求我要拿什麼樣的成績回家,雖然會偶爾嘮叨不太擅長的科目,但絕不會像《你》劇中的家長那樣逼迫我讀書。我拿手的科目基本上除了學校課本教的內容之外,大部分都還是因為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幫忙加分。小學的時候我常會在暑假自己跑到圖書館去借書,最常借的書就是蠟筆小新跟倪匡的科幻小說,我也從不害怕讓爸媽知道我在讀什麼書,只要能讀書,不是只看漫畫,有什麼好禁止的呢?而我在讀國高中的時候最喜歡邊聽收音機邊讀書,不管是聽ICRT還是飛碟電台,我爸媽也都給我很大的空間決定讀書的環境,並不會硬性規定我一定要在安靜的像真空一樣的環境下讀書。
 
 
當然我還是有很掉漆的科目,像數學就一直是我的罩門,無論怎麼讀就是讀不好,請我哥教、去補習、請同學教就是沒辦法讓我的數學有起色,不是我不願意讀,而是沒有數學的竅。當我爸媽意識到我的數學不好不是因為不努力之後他們也放棄了,與其花時間在我無法進步的科目上,不如就讓我發展我的強項,鞏固住文科的成績,才不會顧此失彼。到現在我也研究所畢業好幾年了,我實在能說我父母的做法是對的,就像他們沒有逼迫我硬要讀數學,我也能讀到研究所畢業,至今也都還能養活自己過喜樂的生活,我雖然不是身居高位或收入可觀,但我並不覺得自己是失敗者,可見不是一定要全科都強才會有所謂的『成功』。
 
其實在看著這部電視劇的當下,除了心情沈重,我裡面也一直浮現一句聖經的話:『教養孩童走當走的道路,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 )當走的路其實就是行在神命定的路上,但首先需要帶著孩子來認識神,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句聖經經文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9:10)倘若孩子從小就學會敬畏神,這位智慧的神也會將智慧賜給敬畏祂的人。當孩子知道如何敬畏神時,他也自然知道要學著尊重人,這是比成績的高低更為要緊的事,否則孩子就算有了好的成績,將來也得到好的工作,但若是不懂得如何尊重人、與人相處,甚至目中無人,都只顧到自己的事,這樣在職場上也必定不會有好的表現。願我們都受提醒,使我們的家成為滿了恩典的家,以神的引導作為我們管教孩子的準則,也學習和孩子溝通,讓神來居中,更多以神的眼光來珍賞我們的孩子。
 
是的,我們的孩子不是我們的孩子,是神的產業。
 
彼前5:2『務要牧養你們中間神的群羊,按著神監督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不是為著卑鄙的利益,乃是出於熱切;也不是作主轄管所委託你們的產業,乃是作群羊的榜樣。
 
 

想與我們一同線上聚會嗎?請按此加line與我們聯絡line.me/ti/p/-XZGtAXVxM

下載telegram ,加入水深之處telegram收文章通知 https://t.me/Luke54Taiwan

【您也有見證想投稿嗎? 水深之處歡迎您也擺上您的見證】

  1. 直接投稿:在水深之處網站註冊登錄後至『作品集散地』點選『投稿』。
  2. Email 投稿:請將您的見證Email到[email protected], 交由編輯代發。
  3. 粉絲專頁投稿:請到水深之處粉絲專頁私訊留言給我們,我們幫您投稿。
閱讀人次 8906
想更多認識神嗎?
請跟我們一起禱告 分享
您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1970‧01‧01
水深之處編輯群
 同時,在這個時候,你們有你們該學習的功課,你們這個時候的學習,對日後的召...
1970‧01‧01
水深之處編輯群
 所以姊妹們不要覺得沒結婚以前我願意全時間,我願意一生服事主。怎麼搞的,結...
1970‧01‧01
水深之處編輯群
 二、參孫的母親我們不僅生兒養女,還要教養、教育我們的兒女。如參孫的母親,...
1970‧01‧01
水深之處編輯群
 人生有很多階段,從出生到六歲,只要吃、玩就可以了;但六歲以後就要讀書,並...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