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亮上高中時,反叛心強的他大聲的跟父親說:「我不想上學了,今後自己賺錢養活自己!」
父親沉默了一會兒,無奈地說:「我先給你找份工作,你試試能否養活自己,如果能,我就不強迫你上學。」父親是養老院護工,幾天後他告訴阿亮,院長答應讓阿亮到養老院做清潔員。做了清潔員後阿亮才發現,看似簡單的清潔工作卻那麼難。他不只一次想丟下工作回家去,可想到自己的“豪言壯語”,只能忍。阿亮也看到了父親是如何工作的:給癱瘓老人餵飯擦身,端屎端尿。阿亮頭一次體會到父親的不易。
一個月後,父親帶給阿亮第一份薪水,說:「院長讓我轉告你,明天起,你不用再去上班了。」被解雇了,阿亮反而鬆了口氣。兩天後,他又背起書包去了學校。
多年後,阿亮回家鄉考了公務員,順利進入面試環節。輪到鄭亮,他還未開口,主考官微笑著問:「你八年前在養老院做過義工吧?我對你有印象。那時我是院長,你廁所打掃得很仔細,是我遇到年齡最小的義工。我會首先考慮你的!」
回家後,阿亮提起此事,父親笑了:「當時為了讓你收心讀書,我特意和你說那是工作,實際上是義工。那筆‘薪水’其實是我的錢。」父親當年的用心良苦,改變了一個孩子的命運。
(改編自微信公眾號<<微故事文摘>>)
時間是每個人一生最寶貴的資源,因為它不能再生,也不能回收,是一次性用過就永遠拋棄的資源。可以說,時間是神給人最公平的資源,人不論高低、長幼、貧富,每個人一天都有24小時,一分不多,一秒不少。
並且,時間是使所有其他資源有效力的必要條件;因為其他資源,例如才力與財力,都是在時間內產生。當時間資源用完了,所有其他資源就沒有效力了。因此,如何善用時間是一門最重要的功課:什麼階段作什麼事。
例如:阿亮若能考進一所好的大學,將來打工賺錢的機會和平臺,就更好了。
成功的人,都是會利用時間的人;不會用時間的人,就不可能有一個充實的人生。
「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弗五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