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無聊,可以講一個笑話給我聽嗎?」
「我是有一個笑話,保證你一定沒聽過,可是它一點也不好笑。」
「嘩,這麼不好笑的笑話,我要聽!」
「好吧。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王是基督徒。由於他勤政愛民,因此廣受臣民們的愛戴;他唯一的毛病就是愛喝酒,而且一喝酒就會喝到醉,有時還會發酒瘋。」
from : http://bit.ly/10WhAJk
「哈哈,他喝掛以後會隨地尿尿嗎?」
「不好笑。他自己也知道喝醉不好,因為聖經上有一段話:不要醉酒,醉酒使人放蕩,乃要在靈裏被充滿。」
「知道還要喝,真傷腦筋呢!不過這段話是甚麼意思呢?」
「這個意思就是說,喝酒可以,但喝到醉是不好的,因為身體會被酒精充滿,結果就會亂七八糟;如果一定要被充滿,那就來喝屬天的酒吧,來享受基督賞賜給你的那靈,讓你的靈被充滿吧!」
「喔,原來是這個意思。聖靈被比喻為美酒,而人的靈是器皿。」
「可是國王只留意話的前一半。他憂心忡忡地想,糟糕!要喝酒又不要喝醉,真難!這樣我會常常違背聖經的諄諄教誨啦!所以他就召集大臣,告訴他們說,寡人愛喝酒,而且不懂得節制,你們有甚麼辦法,可以讓我不違反聖經的教訓?」
「大臣們怎麼說?」
「他們提了很多辦法,可是國王都不滿意。最後,弄臣想了個主意。他說,我主,我們可以這樣做:由首相頒發醉酒的標準,規定要喝到吐才能稱作『醉酒』。我看您喝酒很少嘔吐,這樣您就可以放心喝酒,又不怕違反聖經的規定!」
「笑話,這不是自己騙自己嗎?」
「是啊,所以國王聽了很生氣。但弄臣不急不徐,又說,等等,小的又想到一個一勞永逸更好的辦法。您可以從今天起,把穀類釀的汁液一律稱作『樂河之水』,不要再叫作『酒』,這樣您就永遠不會違反聖經了!因為您喝樂河之水太快樂了,並不是喝酒喝到醉呢!」
「笑話,這還是自己騙自己啊!文字遊戲而已!」
「對啊,你一連說了兩次『笑話』,所以這真的是不好笑的笑話啊!甚至有那麼一點悲哀。可是我們人不就是這樣嗎?老想著在形式上不要違反要求,可是神不希望你陷入的那種情況,實際上你還是陷進去了,這種的『遵守要求』究竟有甚麼意義呢?比起消極的避免犯錯,更重要的是積極的追求,好使我們『在靈裏被充滿』吧?」
是的,要想想聖經為甚麼這樣勸你,別人為甚麼這樣勸你。
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