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俄烏戰爭爆發後,波蘭顯然成為最佳後援。
波蘭位置就接壤在烏克蘭的西邊。
因此,烏克蘭的難民,如同海水般湧進,至今已高達232萬人。
其中,在逃離的人中,他們離開家鄉,遠赴異地,
卻約有90%,都是婦女和兒童,
雖然她們好似已獲得生命的安全,
然而顯在她們表情上的,
往往都是茫然與無助。
波蘭本身,其實有許多聖徒,是來自烏克蘭配偶親戚等。
早在戰事開啟之前,就陸續有接人過來。
因此當俄烏戰爭一發生,波蘭聖徒的反應速度,是即時甚至預先的,
但沒料到,是需要的量是如此之大。
華沙會所常備的床位,2月28日就滿了。
華沙召會,是波蘭人數最多的第一大召會,
便全體出動,買菜、鋪床、打掃預備接待。
因為什麼時候,會來多少人,沒有辦法事先規劃,都是生機的配搭。
召會中的每一位弟兄,都是即時接受呼召,
姊妹們、青少年更是都擺出來,鄰近城鎮的聖徒,也都陸續去支援。
接到的第一批,
是由兩位弟兄協助,從波蘭華沙開兩輛車3小時到邊境,
等待烏克蘭的聖徒,接到人再開回去會所,總共就花了快24小時。
這樣做,是因為臨時租不到中巴,也無法確認準確時間,十萬火急的作法。
3月以後,有專門火車從邊境的車站,開到華沙車站,政府開始有各樣規劃。
現在的火車站與客運站,
從早到晚,都充滿著剛剛逃出來的人。
因為烏克蘭政府,限制18歲以上男性不能離境,
因此逃離的幾乎都是女性,
譬如媽媽帶著孩子,沒有丈夫,
不知道晚上要睡在哪裡,
那是何等的沒有倚靠。
這些難民心裡的空缺,
除了主,實在是沒有東西能補。
接下來,在三月的第二週,
一批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的弟兄姊妹便來配搭,
帶來兒童關懷包等福音材料,
與波蘭聖徒不分語言,一起在火車站,
每日分發了千份,好大量的接觸人。
令人感動的是,
住在波蘭華沙和波茲南的烏克蘭聖徒
雖然遭遇這樣大的患難,
因著有基督的安慰,和召會的扶持,就能帶著主憐憫和恩慈的心,
一同出去在二地的火車站與臨時收容中心,
積極地一同與海外來的聖徒配搭,一起向難民傳福音發關懷包。
(*來到波茲南的華裔聖徒們,因為簽證問題無法繼續停留波蘭,已過周末已經再度啟程,前往德國萊比錫)
在這個關懷包裏,有蠟筆與著色本,讓兒童可以繪圖,
還有棒棒糖,可以讓孩子獲得滿足。
並有非常巧思的玩具,竹蜻蜓,這個設計聽弟兄說,是讓孩子們舉頭望天視線離開地上。
更有福音的故事,盼望人們能接受這位主耶穌,作她們的救主。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孩子們非常感謝召會聖徒,為他們提供了這些特別的東西,
這個關懷包,也顧惜了這些媽媽們,
她們給了我們燦爛的笑容,有時還甚至給了我們擁抱。
聖經這樣形容,
「祂(主耶穌)看見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慈心,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樣。」太9:36
困苦,指名羊給兇牧剝皮而遭受的痛楚;
流離,指羊給惡牧撇棄而落到流離失所、無助無依的苦境。(太9:36註1)
這些烏克蘭的難民,就猶如經歷這樣的痛楚與苦境。
外面來看,
她們似乎所需要的是食物、安全、住所,一份穩定可靠的未來,
彷彿擁有這一切,就能撫平所失去的一切。
然而,人們所真正需要的,
卻往往是魂裡的平安,能夠醫治人心裡看不見的傷痛。
曾經許多世上的人們,都好像羊走迷了路,
受到許多不當的對待,困苦流離,找不到人生的道路與方向。
所以,這位主耶穌,
「祂在木頭上,在祂的身體裡,
親自擔當了我們的罪,
使我們既然向罪死了,就得以向義活著;
因祂受的鞭傷,
你們便得了醫治。」(彼前2:24)
在這裡卻有一位好牧人,
祂顧到人一切的需要。
基督在木頭上受死,乃是作我們的救贖主。
現今祂死而復活,在復活的生命裡,乃是作魂的牧人和監督。
祂能指引並以生命供應,甚至能顧到我們的心思、情感與意志,牧養人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因著祂,人們無論是外在的與內心的傷處,都能得著醫治。
在這世上,
不僅,是烏克蘭的難民,
他們需要主耶穌這位牧人,
許多的人們,也正在不同的環境中受苦,
但無論如何,
都能藉著簡單接受這位救主,讓祂來牧養並醫治。
你可以簡單禱告來接受祂:
「主阿,我感謝你,我曾好像羊走迷了路,如今卻歸到我魂的牧人和監督了。
主耶穌,
我的心思、情感、意志,都常常有難處;
我的魂實在需要一個牧人。
我願意接受你,作我的救主,
求你親自照顧我的魂,在我裏面無微不至的牧養並醫治我。
阿們。」
想與我們一同線上聚會嗎?請按此加line與我們聯絡:line.me/ti/p/-XZGtAXVxM
請弟兄姊妹為波蘭的眾召會禱告:
第一,全國有9處召會,除了華沙都是小小召會樹,人數少距離遠,平常不易相聚,盼望這次帶進更多相調,全體編組成軍。
第二,請為負責弟兄們禱告,每一位都是分身乏術。甚至需要為弟兄們,在忙不完的忙碌中有禱告而禱告。求主加強護衛所有服事者的靈魂與身子。
第三,為波蘭一些有聖徒聚集,但還沒有成立召會的城市(包含波茲南)禱告。能因著從烏克蘭來的聖徒們加入而得加強,並在福音上開展。請弟兄姊妹,為我們多有禱告。
(摘編自林承恩弟兄、張泓弟兄見證、吳光庭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