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後可以使用更多功能喔~
帳號: 密碼: 登入 註冊
2014‧12‧12
鬼才導演的平庸之作:我看《出埃及記:天地王者》
 
在看這部影片以前,就有教會的弟兄提醒我:導演雷利史考特是無神論者。
 
我覺得這很有趣,因為上半年的《挪亞方舟》和《上帝之子》,前者的導演是猶太人(同時也是無神論者),後者則是基督徒,現在又加上了一部白人無神論者的聖經電影。
 
所以你如果是基督徒,希望你一開始就知道,這部《出埃及記:天地王者》(Exodus: Gods and Kings)雖然取材於聖經,但和福音關係不大,無須有過多的期待。
 
 電影劇照/圖片出處:維基百科同名條目http://bit.ly/1yYT7Ba
 
 
先說整體感受。雖然有名導演和名演員,又有許多氣勢磅礡的場面,特效堪稱一百分,但廳內的觀眾坐不滿一半,稀稀落落,過程中也缺少該有的驚呼聲;直到快到片尾,埃及的追兵崩盤似的從山崖上整隊翻落,才聽見年輕女孩們「啊」的一聲。
 
所以,這部影片既不是福音電影,也不算是娛樂片,雖然動作很多,卻有那麼一點沉悶。
 
看得出導演試圖駕馭一部壯闊的史詩鉅作,探討信仰的價值,並在其中「置入」對當今國際社會的觀感。但我不覺得他成功了。相反的,由於想要表現的素材太多,主軸被淹沒了,沒有一個足夠鮮明的議題、一個強大的意念在那裏支撐起整部作品。而希伯來人獲得「自由」的意義何在,也沒有後續的著墨。換句話說,這部電影的劇本是單薄的,缺乏足夠的底蘊。
 
於是,這部電影便成了鬼才導演的平庸之作,對於信仰及人性的省思都流於表面。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人指出摩西與法老拉美西斯的兄弟情仇,寄寓了導演對弟弟東尼史考特的追念(片尾有打出字幕向後者致意),但就連這一點的情韻,恐怕觀眾也不能有太多的感受吧?
 
那麼在角色的塑造方面呢?
 
飾演摩西的克里斯汀貝爾,展現演技的機會很多,但似乎沒有把握好,特別是摩西「文武雙全」的領袖氣質,以及在種族和信仰議題上的掙扎。至於其他演員,由於導演必須關照十災等諸多事件,節奏上不免有一點「趕進度」,多數演員的形象是平板的、臉孔模糊的;除了飾演「嫩」的老牌實力演員,以及西坡拉(摩西之妻)柔中帶剛的那一點倔強,很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有心為之,欲振乏力」是我給這部大作的整體評價。它不算壞,卻不會是那種看了以後讓人念念不忘的故事。
 
 故事的舞臺/圖片出處: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Nile_River_and_delta_from_orbit.jpg
 
 
再來我們從各種設定,深入一點來談談。
 
本片開始於埃及對赫人的戰爭。埃及王子摩西與拉美西斯從小一起長大,但在戰事中的表現,引發了拉美西斯對摩西的忌妒,進而在摩西巡視比東城、與希伯來奴隸談話之後,拉美西斯母子抓到摩西的把柄,將他驅逐流放。那個把柄就是希伯來的首領嫩告訴摩西:他其實是希伯來人,被法老的女兒收養而成為王子。後來摩西逃過宮中差來的刺客,定居於米甸地,並與西坡拉結婚生子。九年後,他卻拋家棄子回到埃及,拯救希伯來同胞,最後成功帶領他們出走。
 
那些與聖經文本相左的枝枝節節,我們就不多分析了。但是有一些根本性的改動,還是很值得拿出來探討的。
 
(一)對希伯來身分的認同
 
在出埃及記原文中,摩西雖然被法老的女兒收養,卻是從小被生母(以乳母身分)養大的,所以他很清楚自己就是希伯來人。後來他長大出去到同胞那裏,看見他們所受的重擔,又看見一個埃及人打一個希伯來人,他就把那個埃及人打死了。想不到這件事傳開了,法老因而想要殺摩西;但摩西逃避法老,躲到米甸地居住。此外希伯來書還指出,摩西因著對神的信,長大後「拒絕稱為法老女兒之子」,而且「寧可選擇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在抵拒王室關係的事上,是相當具有主動性的。
 
到了電影中,改成摩西是被姊姊米利暗養大的,而且米利暗並沒有透露自己和弟弟的關係。摩西是與約書亞的父親「嫩」接觸過後,才得知自己的真實身分。在半信半疑之下,他遷怒於出言挑釁的埃及侍衛,將他們殺害,種下了禍根。
 
這樣的設定改動,把摩西對族人數十年的情感積累給消抹了,同時,電影也刻意把他塑造成一個對信仰嗤之以鼻的人。於是他之所以捨去尊榮的原因,便從挺身仗義,一轉而為宮廷鬥爭的結果。這就讓觀眾比較難以理解,就情感一面,一個缺乏信仰根基的摩西,為何僅僅因為一次古怪的呼召,便肯放棄家庭的幸福,回到苦難的埃及,把那些陌生的同胞解放出來。
 
(二)漂流:從四十年縮短為九年
 
在聖經中,摩西在米甸地寄居了四十年,牧放羊群,蒙神呼召時已是八旬老翁,於是他以口才不好拒絕了神,逼得神對他發怒說:「不是有你的哥哥利未人亞倫麼?他要替你對百姓說話;他要作你的口,你要作他的神。」
 
歲月的消逝,讓摩西對自己失去了期待,這一個安排有著很深刻的用意。因為當耶和華的使者呼召摩西時,乃是以「火燒荊棘」的異象向他顯現。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燬;這指明火雖燒在荊棘上,卻不以荊棘為燃料。一面這啟示了耶和華「自有永有」的本質,一面這也啟示神雖然呼召人,卻不憑靠人而成功。摩西在逃離埃及的初期,也許心裡想:或許受苦個幾年,神就會使用我,叫我回去拯救同胞。然而經過四十年的消磨,摩西天然的能力已被剪除,一切期望也都已經消滅,好像無用的「荊棘」一樣。這時候,神才進來呼召摩西,要他回去埃及。
 
然而電影版的摩西,待在米甸地的時間大幅縮短為九年,這使他能以壯年的身分回到埃及,擔當蓋世英雄和救世主。於是他血氣猶存,還想憑自己幹點甚麼,結果回埃及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反抗軍,對埃及百姓發動攻擊(有那麼一點隱射美國的處境和巴勒斯坦問題),試圖以民逼政。他也多次不認同神對埃及降災的做法,與神發生衝突。這樣,電影版的摩西可以說只是「半成品」而已,不是那個飽經風霜、對信仰經過四十年反芻的摩西,整個風韻都不相同了。
 
(三)對於信仰的質疑和肯定
 
在前述條件的集合下,摩西與神的關係也就產生了很大的變動。電影版的摩西,原本是一個缺乏信仰的人。他不信埃及的神祇,也不信希伯來人的神。他嘲笑埃及祭司的裝神弄鬼,又勸告嫩不要有錯誤的信仰、錯誤的期待,以為自己能回到先祖之地。
 
在這樣的基礎上,導演雷利史考特又作了一個大膽的嘗試,那就是讓一個小男孩來扮演「神」,或者說「耶和華的使者」。而這個小男孩猶帶稚氣,看起來還有一點點任性。所以耶和華的形象,就被轉化為一個能力很大,卻未必睿智有謀的孩童。這樣的一位,不斷地使摩西感到挫折,與聖經中合作無間的模式相去甚遠。我們甚至可以說,原本在四十年間中所受的剝奪和訓練,電影版轉而在摩西回到埃及以後,讓他在短時間內就必須與神「磨合」成功,其結果就是不斷地衝突。而且每次和神說話時,旁人看起來空無一物,只有摩西一人在自言自語,彷彿在暗示一切都只是摩西的自我想像。
 
於是,我們看見雷利史考特在批判法老暴政的同時,也從另一面質疑了神是否慈愛,是否和法老一樣都是暴虐之徒。畢竟在這部電影中的耶和華神,看起來只是精力過於旺盛、對於世事半知半解的孩童,並不大像擁有完整成熟的人格。
 
儘管到最後,摩西成功了,希伯來全族逃離追殺,來到了大海的另一邊。他甚至回頭堅固了妻子西坡拉的信仰。但在頒布律法的山上,孩童形象的「神」提醒摩西:如果你不能同意我,認同你所做的,你可以不必再刻法版下去,現在就可以停止。而摩西繼續刻下去了。但你其實看不出摩西之所以能繼續刻下去的堅強理由,之所以從質疑到肯定的那個原因,因為存在於聖經中支持他信仰的支柱,多半已經在電影中被抽離。
 
到頭來,觀眾只能不求甚解,讓故事本身走下去,正如本片的英文名稱Exodus: Gods and Kings,看著埃及的諸神和「舊王」法老衰落,而耶和華興起,並與「新王」摩西同行,帶領著他們的百姓繼續往前,邁向那一個即將建立的國度。
 
延伸閱讀:出埃及記
神為救以色列人,降在埃及的十災及其豫表
 
 

想與我們一同線上聚會嗎?請按此加line與我們聯絡line.me/ti/p/-XZGtAXVxM

下載telegram ,加入水深之處telegram收文章通知 https://t.me/Luke54Taiwan

【您也有見證想投稿嗎? 水深之處歡迎您也擺上您的見證】

  1. 直接投稿:在水深之處網站註冊登錄後至『作品集散地』點選『投稿』。
  2. Email 投稿:請將您的見證Email到[email protected], 交由編輯代發。
  3. 粉絲專頁投稿:請到水深之處粉絲專頁私訊留言給我們,我們幫您投稿。
閱讀人次 73708
想更多認識神嗎?
請跟我們一起禱告 分享
您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1970‧01‧01
投稿代發
讀經:出埃及記三十二章1至8節 「百姓見摩西遲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亞倫那...
1970‧01‧01
投稿代發
 從出埃及到進入美地,以色列人共有兩次數點百姓,其中屬靈的意義各有不同。&...
1970‧01‧01
David Chang
圖表整理自:出埃及記結晶讀經㈡耶和華的使者,引領祂的百姓得著應許之地 ...
1970‧01‧01
周守琳
 出埃及記第三章記載:神呼召摩西將祂的子民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去,並將他們帶...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