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作家寫了一篇文章,但是錯了兩個字。
一個讀者在網路上看見了,就留言糾正,作家也很有禮貌地說了「抱歉,謝謝。」
讀者仍然繼續留言,告誡作家一個錯字都不可,否則憑甚麼要人家讀你的文、買你的書?
作家連連稱是,而且很有禮貌地又說了「受教了,謝謝。」
但是讀者還是沒有罷手,他繼續留言,開始討論這篇文章的結構不好,引例不好,文藻不好。
然後他開始談論寫作的心得,並且要作家好好學著點。
「哎,講半天你也不懂,乾脆我自己出書算了。」
作家又留了「很好啊」三個字,就再也沒有出面回應了。
於是讀者覺得被藐視了,怎麼可以不好好聽下去呢?我後面還有話要告訴你呀?
他開始批評作家的氣度不過爾爾,根本不能接受別人的指點。
三天後,作家的朋友告訴他:「哎,那個人已經鬧了三天了,你不上去回一下嗎?」
作家笑笑說:「越回覆,只會越火上添柴啊。他的確是很好的糾錯字專家,這樣就夠了。」
這個朋友剛好也認識那個讀者,他把作家的話記在心裡,甚麼也沒說。只看著讀者天天上網,找不同的文章提出批判。
又過了半年,這個朋友才跑去問那位讀者:
「哎,作家又出了新書,你呢?你這麼會寫,而且你也想寫,那怎麼還天天找人家錯字,不趕快去寫作?」
讀者支吾了半天,甚麼話也說不出來!
「我藉著所賜給我的恩典,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乃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度量,看得清明適度。」(羅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