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後可以使用更多功能喔~
帳號: 密碼: 登入 註冊
2016‧03‧18
〖探索以色列〗愛因斯坦在這裡
 
希伯來大學的思科普斯山校區座落在耶路撒冷的東邊,離橄欖山非常近。
因著在台灣認識的姐妹在這裡求學,便希望能讓她帶著我們到校園裡走走看看,畢竟以色列人才輩出,大學教育功不可沒。
 
而在出發當天的上午我們就遇見了耶路撒冷的恐怖襲擊,有恐怖份子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鬧事,想要引起正在以色列訪問的美國副總統的注意。
因著產生了恐怖攻擊事件,我們要乘坐的電車還差點停駛。
但感謝主,一切都有祂的預備,因為在我們出發前半小時,整個事件就已經被警方控制住了,因此沒有耽誤到我們的行程。
 
進希伯來大學之前,我們去了一趟彈藥山博物館(Amunnition Hill),這裡就是六日戰爭的紀念博物館,裡面有許多當年遺留下來的裝甲坦克還有戰壕,這是以色列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場戰役,也因著這場只有六天的戰爭,以色列奪回了加薩走廊、約旦河西岸,以及最重要的耶路撒冷舊城。
 
 
這座博物館是屬於私人經營的,所以看得出來和大屠殺紀念館的規模相距甚遠,裡面的陳設都已經年久失修,但因為是不收門票的,進來走走看看了解一下六日戰爭當時的背景也不錯。
裡面有專門的影片講解當年戰爭的經過,有許多退役的老兵在這個紀念館裡回憶參軍時的情形。據說如果提前預約,遊客們還可以邀請到這些戰將到現場為大家講解當年的故事。
 
 
我很喜歡以色列的國旗在藍天白雲中飄揚,因為他們的國旗就是白底藍字,跟天空的顏色互相輝映。
 
 
蜿蜒的戰壕可以窺見當年戰爭的慘烈,士兵們都只能躲在彎曲的壕溝裡攻擊或是防禦,在每一個轉彎處都有一個小小的空間提供戰士們躲藏。
不過我覺得當兵的人一定不能太胖,因為有幾段壕溝非常的狹窄,太胖的人可能過不去會被卡在中間,萬一要打仗,胖子或許會因此喪命...
 
 
博物館裡面非常陰暗,遊客也非常稀疏,或許是因為耶路撒冷有40幾座博物館,若是每一個博物館都去參觀,恐怕也沒這麼多的時間,而且要從激烈的博物館競爭中脫穎而出,展覽還是需要有一定的特色才會吸引人的。
 
 
室內的裝潢依舊延續了耶路撒冷室外建築的特色,到處都是石頭。
 
 
離開彈藥山博物館之後我們就準備前往希伯來大學,現在正值以色列的春天,到處都開滿了花,生意盎然。
但現在溫差極大,白天高溫可達25.6度,低溫卻也能到10度以下,早晚溫度變化大,要來以色列還是要注意保暖及防曬。
 
雖然姐妹告訴我們學校沒什麼好看的,但我們依然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大學裡找到許多看頭。
 
 
希伯來大學的校門口。
 
 
座落在思科普斯山上的希伯來大學也有很多的山坡路,脫離校園生活才沒幾年的我,徜徉在滿是植物的希伯來大學裡感覺非常親切。
背著背包騎著自行車,戴著耳機翻著書的畫面好像不久前才發生在自己身上,不禁感慨:當學生真好。
 
 
通常如果自己畢業的學校有傑出校友,每個人都會默默的昂首以示沾光。
像是『我的學長是柯P』聽起來蠻厲害的。
『朱自清跟我用過同一間教室』這也很有來頭。
 
但『愛因斯坦是創辦我們學校的推手!』這麼狂的一句話只有希伯來大學的學生有權利說啊!!
 
上面這張圖就是希伯來大學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的校友牆,很多遊客來到這裡都會駐足留影。畢竟一所大學能出這麼多的諾貝爾獎得主真是太厲害了。
 
 
到處充滿愛因斯坦的宣傳海報。
 
來到一所校園,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圖書館和學校的設備。他們的圖書館不像我的母校需要換證件才能任意出入,出口處完全沒有人管理,高度自主的圖書館開放權利給所有人。
看來我的母校要朝世界一流大學邁進還有一段距離啊……
 
 
圖書館隨處可見埋首研讀和認真討論的學生,我好奇的問姐妹他們的圖書館開到幾點?我以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圖書館想必會開通宵吧?不然認真向學的學生去哪唸書呢?沒想到姐妹告訴我,大概晚上9點就關門了。自習區可能稍晚一點,但不開整夜。
 
 
這讓我好是吃驚,不過轉念一想,猶太人自由放任的態度應該不會強逼自己該享受生活的時候還要關在書桌前,體驗生活更是一種自主學習的機會,不是只有書桌才能放教科書,生活處處是教育。
 
 
我注意到希伯來大學的教學樓內也設置了很多自習的空間,這對於學生來說是再重要不過的公共設備了。
不用到處人擠人,也不用跟別人排隊搶圖書館自習的位置,他們的開放空間到處都有自習空間,讓人對學習的態度更加積極。
 
而身為猶太人的第一學府,也專門為猶太教徒設立了專屬的猶太會堂,風景好到玻璃外放眼望去就是聖殿山上的金頂寺,讓人在這裡讀經禱告都很有味道。
座位區的劃分是男士在一樓,女士在二樓,入口處有專門擺設猶太男士專用的小帽,還有進來禱告前必須潔淨洗手的洗手台。
 
 
所以會堂也算是以色列的大學才有的特殊設計。
 
 
以色列不只路邊到處都是貓,校園裡也是,貓咪悠閒自在的在各個校園的角落穿梭,沒有學生會驅趕他們,也不會有人因為牠們進到建築物裡就把牠們趕出去,人和貓的關係非常融洽,相處得非常和平。
 
 
 
校園裡的景致非常好,無論走到什麼地方,幾乎都零死角的可以看到對面的聖殿山(遠方金色的小圓頂),除了view非常好,念書累了出來曬曬太陽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在隨意拍攝校園的時候,無意間拍下了這一幕。
這對牽手的老夫婦不知道是觀光客、學校的教授還是當地的居民,但無論他們是誰,對彼此的愛和關懷不需要語言就能陳明。希望我老的時候也可以像他們一樣牽著另一半走到任何我想去的地方。
 
 
在以色列,隨處都可以看到六角星設計的建築,這個廣場也是。
 
 
從這個廣場往下走,就會通到一個戶外的劇場,除了有vip級的美景,還能夠在這裡觀看不同類型的演出。
 
 
 
老師和學生們休息的時間都很短,我看他們除了沒課的人幾乎都草草解決了午餐就趕著去上課,
但或許是天氣的關係,大太陽讓他們的臉上都掛著微笑,不像亞洲的學生那麼緊繃。
當然啦,他們可能壓力也很大,但唸不下去的時候就去草地上躺一躺,享受日光浴,聽聽鳥叫,玩玩小貓,又是精力充沛了。
 
結束了希伯來大學的行程之後,我們走了一段一般觀光客不太會走的路線通往橄欖山,一般遊客大多都是坐遊覽車前往,而我們則是因為跟計程車討價還價不成就下定決心步行至橄欖山,反正google map說大約半小時就會走到了。
 
 
如果不用走的,一定看不到這樣的美景,向下望去,除了渾然天成的明信片風光,還有幾頭牛在下面吃草,以及稀疏的車子在遠方進行著,我懷疑下面是57號公路,才能看到這麼美麗的風景。
 
 
我們就是頂著這樣的烈日行走,沿途大多都是自然美景,但走了約10分鐘後,我們就進入了一個充滿阿拉伯文的世界。
雖然國旗掛的還是以色列的國旗,但完全不需要人解釋就能知道這裡不是猶太人居住的社區。
對於周遭環境比較敏感的我一下就觀察出了這裡的人和城裡的猶太人不是一類人,而整個街道的氣氛有點嚴肅,人們看遊客的眼光並不友善,而且環境較為髒亂。
雖然清楚知道阿拉伯人也不會對遊客怎麼樣,但卻還是提高了警覺心,仔細觀察四周的環境。
而同行的姐妹遇見了剛放學的阿拉伯女孩們,便熱情的邀請她們一起拍照。
 
\
 
對她們來說,無論阿拉伯人和猶太的人的關係如何,她們始終只是個孩子,每天上學,放學,回家,吃飯,與平常人沒有兩樣,衝突在她們這個年紀只是耳邊風而已,希望她們能一直像照片一樣保有天真的微笑。
 
路途中遇見了想要拉遊客參觀賺小費的阿拉伯少年,乍看之下以為是熱情,但如果傻傻地跟著他們走,可能就要附上一筆『帶路費』了。
順道一提,若是要在以色列旅遊,建議還是與友人結伴同行,以免搞不清楚情況而把自己擺在危險之中。
 
 
轉個彎就到了的耶穌升天教堂,讓我生了好久的悶氣。
原本以為要踏進那個小小的圓頂才要收門票,但沒想到一踏進外面的門檻就要收你5元舍克勒,重點是還不知道這裡到底是不是耶穌升天的確切位置,只知道在橄欖山上。
雖然門票只是小錢,但對於一個勤儉持家的已婚婦女來說,這錢花得很莫名其妙。
重點是牆外完全沒有告示要收錢,等到遊客一不小心踏進來就開口跟你要五塊,但其實你連中間那個圓頂建築物都還沒進去呢。
 
好吧,無論如何,站在橄欖山上看著對面的聖殿山感慨萬千啊。
 
 
下面的方格是一個個的墳墓,雖然這裡是阿拉伯人區,但埋的卻都是猶太人。
為什麼呢?
猶太人相信彌賽亞將會在橄欖山上降臨,也就是主耶穌說祂第二次回來的時候是從橄欖山上回來。
撒迦利亞書14:4:『那日,祂的腳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東邊的橄欖山上;橄欖山必從中間分裂,自東至西成為極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
所以猶太人為了要迎接他們口中的彌賽亞回來,他們把自己埋在這裡,畢竟在搖滾區總是看得比較清楚嘛。
 
 
而橄欖山真的好陡,走得氣喘吁吁的。
這裡有主耶穌看著耶路撒冷哭哭的教堂,有抹大拉的馬利亞教堂,有客西馬尼園。
但因著時間的緣故我們有幾個地方來不及參觀就關門了,所以著實可惜。
 
可是當我想著主耶穌曾經在這座山上走來走去,上山又下山,就真的很佩服祂的腳力如此健壯,門徒們也真是身體康壯有活力,否則很難跟著耶穌這樣奔走以色列的。
 
 
延伸閱讀:
陳舜儀【在耶路撒冷,四個旅人】系列
Belinda 〖探索以色列〗系列
 
 
 
 

下載telegram ,加入水深之處telegram收文章通知 https://t.me/Luke54Taiwan

【您也有見證想投稿嗎? 水深之處歡迎您也擺上您的見證】

  1. 直接投稿:在水深之處網站註冊登錄後至『作品集散地』點選『投稿』。
  2. Email 投稿:請將您的見證Email到[email protected], 交由編輯代發。
  3. 粉絲專頁投稿:請到水深之處粉絲專頁私訊留言給我們,我們幫您投稿。
閱讀人次 4977
想更多認識神嗎?
請跟我們一起禱告 分享
您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1970‧01‧01
陳舜儀
 我不是新竹人,更不是光復的學長,只是一個旁觀者,不過正所謂旁觀者清,有些...
1970‧01‧01
水深之處編輯群
你知道普珥節是甚麼嗎?這兩天,猶太人正在過他們的普珥節,街頭巷尾異常熱鬧。不但小朋友...
1970‧01‧01
水深之處編輯群
(照片由Jacob本人提供) 繼上次我們邀請了Maya來到水深之處,聊聊她...
1970‧01‧01
水深之處編輯群
補充本詩歌461首歌詞 1你竟獨行這條十架窄路,客西馬尼,別後成殊途。羊羣...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