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恩慈、紹中:
你們的阿公-劉良民弟兄,出生於民國十四年,是蒙神所揀選,忠信而良善的子民。他半生戎馬,媽媽以前常聽他談起當年抗日戰爭,和反毛澤東的史事。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道別了親人,離開了故鄉,這些阿公口中的英勇事蹟,在十幾年前,是他頗引以自豪的,但媽媽總覺得,阿公的生命中有個缺口,直到他經歷了主耶穌的愛之後,那個缺口,成了將祝福流給別人的出口。
十幾年前的阿公,會希望媽媽效法鄧小平的女兒,也為他的人生寫下傳記。現在的他,簡要數句,就將從軍和公職的經歷交代清楚了,他這麼寫道:「抗日期間,在校經常參加遊行示威,宣傳全民抗日,抗戰後期,曾任寧岡縣橋頭鄉長及縣立橋頭中心國民小學校長。民國三十七年於軍中服役,南征北戰,來台後,曾兩度駐守金門。民國五十九年退伍,轉業地方行政工作,八十二年退休。」他的一生,都是義勇奉公、守法盡職,但晚年的他,不再需要歌功頌德,而是對神有更多的仰望和交託。
民國六十一年,阿公和阿嬤結婚,隨即而來的是負擔沉重的家計,和扮演繼父的角色。媽媽漸漸能明白,阿公的外表看似剛強,其實內心是最渴求愛的,他的心上有一道愛的缺口,當他最需要親人陪伴時,他被迫離鄉背井,拋下自己的父母、妻、兒。來台後,既知返鄉無望,又再次建立家室,他和舅舅、阿姨間,缺乏血緣的基礎,以軍人的性格管教他們,就顯得困難重重了。幾年後,媽媽的出生,成了維繫阿公、阿嬤婚姻的憑藉。
阿公在媽媽眼中,是個以孝道傳家的人,他常教導媽媽「百善孝為先」以及「父母在,不遠遊」的道理。他為了這個家,可以犧牲個人的娛樂享受,當媽媽還年幼時,他從未曾參加員工旅遊。尤其是媽媽剛出生時,他得一邊工作,一邊抽空照顧剖腹產的阿嬤,還得負責一家大小的三餐和盥洗,豬舍裡的豬隻也得清洗和餵養,這樣的操勞,使得阿公瘦到只剩下五十公斤。
阿公這樣的付出,換來的是媽媽對他無盡的孺慕之情。小時候,媽媽最期待他下班的時刻,且一定會在巷口等候他回家。長大後,人生中的重大決定,媽媽一定和他討論,因為媽媽信靠他的智慧。當媽媽拿到人生中的最高學歷--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時,阿公很欣慰,說他以媽媽為榮,並說媽媽能信主,他就可以對媽媽放心了。其實媽媽當時很感動,因為這是他第一次這麼溫柔的肯定了媽媽。
民國九十四年八月,阿公心臟衰竭伴隨著肺積水,從彰基加護病房轉院至榮總加護病房,後來病情稍稍好轉,才轉至普通病房,那天是八月二十三日,當時我們已經在病院中,閉關將近二十天了,阿公請媽媽用輪椅推他下樓曬太陽,猶記得榮總的中庭有大樹成蔭,恰巧對面有個三歲女娃哇哇大哭,向著他的父親鬧脾氣,當時的我,視線漸漸被眼淚模糊了,因為媽媽的童年時光,彷彿就在眼前重現,只是當年那個年輕健康的阿公,已經是又老又病了。
回到病房不久,心臟科主任兼副院長的主內弟兄,來探視阿公,他看了看阿公的病歷資料,對阿公說:「你的心臟瓣膜脫垂,血管也塞了兩條,依賴有形的醫療,成效已是有限,但是你可以倚靠主,因為祂顧念你。我們肉體的生命,有其不完全的地方,就像結不出好果子的枝子一樣,這是人的罪性,但是,感謝主,基督徒能享有一個接枝的生命,將我們原先不好的枝子,接枝到好果樹上,就能結出生命的美果。一個家庭只有一個父親,一個國家只有一位總統,一個宇宙也只有一位主,一切都是那麼的有秩有序。主耶穌愛你,你要不要接受祂作你的救主呢?」當時的阿公,在弟兄和媽媽的禱告聲中,以及阿嬤和鄰床病患的見證下,就這麼單純的信了主,接受了點水禮,成為神家裡的親人。
當天下午,阿公睡得好沉,連主治醫生來巡房都叫不醒他,我們原是驚惶,而後經醫生確認後,才轉為驚喜。阿公這四、五小時的沉睡,似乎是將一生的重擔都卸給神。隔天阿公執意要出院,但媽媽心裡很得安慰,因為主耶穌與他同在。一路上,阿公欣賞著車窗外的景物,讚美著外面世界的美好。當時的媽媽,真的很感謝主,因為阿公是失而復得的。
出院後的阿公,身體還是很虛弱,媽媽天天隨侍在側,即使是上班時間,想到阿公,仍是不住的為他禱告。十月份,爸爸和媽媽訂婚,阿公仍須以輪椅代步,但他真的很喜樂。十二月份,爸爸迎娶媽媽的時候,阿公親自牽著媽媽的手,送媽媽上新娘車,他真的很愛媽媽。陪伴媽媽完成終身大事,似乎是病重的阿公最大的願望,但是,「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超乎人所求所想的」,婚後的媽媽,接連的懷了你們,阿公曾說這些祝福,是他向主禱告來的。
所以,當你們兄妹倆,在主日幼幼展覽時,別忘了將十分之一的自己,全然獻作神家的糧,因為你們是神所寶貴的地裡出產;當你們兄妹倆,淘氣的在阿公床上撒野時,別忘了當初的阿公和媽媽,曾在此唱詩、禱告,深深的倚靠主;當你們兄妹倆,歡呼著阿公要請你們吃大餐時,別忘了久病的阿公,食量小到只需要半碗的飯與菜,只因喜歡看到你們滿足的歡顏,就抱病陪你們上餐館了;當你們兄妹倆,穿著漂亮新穎的童裝時,別忘了深居簡出的阿公,永遠是樸素的白襯衫或舖棉外套,因為他把最好的都留給你們了。如果在阿公的心上,曾有一道愛的缺口,感謝主,耶和華會是阿公的好牧人,阿公必不至於缺乏,因為在你們的名字中,有主耶穌向阿公啟示的情愛秘密,經上記著:「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願主耶穌興起敬虔的後代接續義人良民,阿們。
巾英媽媽寫於田中
民國九十九年七月
附錄:詩歌95首
這個真是何等甘美的故事,神用無限的愛差遣祂兒子,來自天上榮耀,死於十字架,成功救贖,好使我們進神家。
讚美祂!讚美祂!工作已經成功!感謝祂!感謝祂!恩典真寬宏!我們榮耀耶穌,我們的救主,我們歌唱耶穌,永遠不止住。
(2010年8月26日刊載於水深之處臉書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