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記二十五章十節:『第五十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這年必為你們的禧年,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
路加福音四章十八至十九節:「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膏了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去宣揚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復明,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宣揚主悅納人的禧年。」
人對政治方式的研究已經進行數千年之久。研究政冶的人都知道,要統治人,首先必須顧及民生問題。
換句話說,統治者必須善於處理經濟。如果百姓沒有食物,就會起來反抗統治他們的人,
美國任何一屆總統的選舉,都有一個重要的政見,就是候選人能否提供人民工作機會,確保相當水準的生活。
好的總統必須能彀應付這項需要。
比方說,羅斯福在經濟大蕭條的時候當選總統。
因著他使美國的經濟情況改觀,許多人認為他是偉大的總統。
有些人宣稱,羅斯福總統的偉大不僅是在政治事務上,也在於提高了美國人的生活水準。
政治領袖在這一面越成功,他就能在位越久。最受人尊敬的政治領袖,乃是有能改善人民日常生活水準的人。
禧年中基本的關切
在利未記二十五章描述的禧年中,主要的思想是怎樣顧到人們的生活。
換句話說,基本的關切是人的享受。人生活主要的享受是飽食美物。
一個空腹的人,不會欣賞金錢或物質的豐富。他寧可有食物填飽肚腹。
假定一個擁有豪華轎車的富人正餓著肚子,你想他能彀享受車子麼?
不,他會樂意用車子換取食物。
就人來說,禧年必須顧到我們的飲食,填飽我們的肚子。
神命定將迦南美地賜給祂的子民。
這地為以色列十二支派所分得。
因此,每家得到一分美地為產業。
這地主要的不是為著給他們居住,乃是叫他們有喫喝。
食物的需要比居住的需要更大。
一個人可以住在曠野,長期沒有房屋,然而他不喫就活不久。
因此。美地賜給神的子民乃是為著他們的喫喝。就為這緣故,聖經稱這地為『流奶與蜜之地。』
美地不是稱為黃金之地。如果一塊地出產黃金,卻不能供應食物,有甚麼益處?
神創造地不是叫人得金子,而是叫人得食物。地乃是為著食物的。
奶與蜜表明在美地上有豐富的食物。
有些國家有小麥和玉米,卻沒有奶與蜜。
美地是流奶與蜜之地。
奶與蜜都是兩種生命-植物生命和動物生命-調和而產生的。
這種動物生命和植物生命的調和,表明了地的豐富。
地的失去與歸還
因著神將祂的子民帶進美地,並且將地分給每家,因此每家的地產都是豐富的。
但假定某家的成員,在那地上沒有勞苦耕作,他們就貧窮起來了。
他們一點一點的賣地,直到把所分得的地都賣光了。
這樣,他們就失去了美地的分。
在以色列以外的國家,地賣了,就是永遠賣了。
但是神命定以色列的地不可永賣。
一塊地最多只能賣五十年。
利未記二十五章二十三、二十四節說,
『地不可永賣,因為地是我的,你們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
在你們所得為業的全地,也要准人將地贖回。』
在這裏我們看見,地不是永賣的,賣了的地還可以贖回。
買地的人沒有權利無限期的將地據為己有。
最遲過了五十年,地就可以被人贖回。
利未記二十五章不是告訴我們地歸還原主,而是說人歸回地。
二十八節論到這事說,『到了禧年,地業要出買主的手,自己便歸回自己的地業。』
事實上,人不是賣地,而是賣了自己。
所以末了不是地歸回賣地者,乃是賣地者歸回那地,歸回他的產業。
以色列子民接受他們那一分地以後,有些人逐漸貧窮,賣了他們那一分地,也有些人成了地主。
他們需要一種主義,將地重新分配麼?
不,神對地的命定乃是,失去地業的人可以在第五十年-禧年,歸回自己的地業。
這就是說,第五十年每家又變成富足了。
這裏我們看見,在人中間平均土地的原則,在三十五個世紀以前已經記在聖經上了。
我們在利未記二十五章所看見的,比政冶家、政客和哲學家的理論好多了。
賣了自己的人得釋放
我們已經看見,每個人最重要的事,乃是他自己與他的產業。
我們從利未記二十五章看見,以色列人可能出賣他的產業,因而失去他那一分地。
現在我們需要看見,有些人甚至窮到一個地步,把自己都賣了:
『你的弟兄若在你那裏漸漸窮乏,將自己賣給你,不可叫他像奴僕服事你。
他要在你那裏像雇工人,和寄居的一樣,要服事你直到禧年。
到了禧年,他和他兒女要離開你,一同出去歸回本家,到他祖宗的地業那裏去。』(利二五39~41。)
這幾節指明,到了禧年,賣了自己服事別人的,要得著釋放。
因此,在第五十年,沒有一個人沒有地,也沒有一個人受奴役,每個人都有他的自由和他自己的產業。
這就是,地和賣了自己的人都得了釋放。
宣揚禧年,就是宣揚人的產業和他們自己都得了釋放。這就是禧年。
並且如果所有的以色列人都在美地上殷勤勞苦,沒有一個人會貧窮,也沒有一個人必須賣土地或賣自己。
但是有許多人,失去了他們的產業和他們自己。
他們無法歸回他們的產業或他們的家。
然而禧年一到,產業和人都得了釋放。
失去土地的人可以歸回,賣了自己的人可以回到自己的家。
墮落的人需要禧年
在進一步來看禧年的定義以前,我要把我們看過的,應用在今天的光景裏。
人在受造時就領受了產業;人由受造所得的產業,事實上乃是神自已。
神造人作祂的器皿,為了彰顯祂。
因此,神要將祂自己賜給人,作人的產業。
但是人墮落了,失去了作人產業的神。
人因著墮落,也把自己賣了。
在羅馬七章十四節,保羅說,『我是屬肉的,是已經賣給罪了。』
這樣的出賣自己,就是叫自己受了奴役。
凡賣身為奴的,就進入奴役的光景。
今天全人類都是受奴役的,主要的是受罪的奴役。
人已經出賣自己,受了罪、撒但和世界的奴役。
因此,墮落的人失去了神和自己。
我們在得救以前,失去了作我們產業的神,也失去了自己。
以弗所二二章十二節指明,墮落的人沒有神。
人沒有神作他的產業,卻有了罪,並且出賣自己,受了罪的奴役。
如果沒有神保守的恩典,就實際的情形來說,
連基督徒也會失去神作他們的產業,並且也會出賣自己,受罪的奴役。
有些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有罪而沒有神。
他們像不信的人一樣,已經失去神作他們的產業,已經把自己賣給罪、享樂和屬世的娛樂。
這樣的信徒和不信的人一樣,都需要禧年。
當主耶穌在地上的時候,全人類都已失去神作他們的產業,並且出賣自己受罪的奴役。
這在猶太人和外邦人都是真的。
主耶穌不是住在外邦世界,祂乃是住在猶太地,在神的選民中間。
按照四福音,連那些在猶太地-所謂的聖地-的人,也沒有神作他們的產業。
在猶太地的人中,誰有神作他的產業?
我們在福音書的記載裏看見,連以色列人也失去了神。
不僅如此,所有的猶太人,包括法利賽人和經學家,都已經把自己賣給罪。
這是主耶穌在馬太二十三章,強烈責備法利賽人的原因。
因著他們在罪的奴役中,主就說他們有禍了。
主似乎說,『你們法利賽人、經學家、長老和大祭司已經把自己賣給罪。你們已經失去神作你們的產業,也已經失去了自己。』
奇妙的釋放
在路加四章,主耶穌讀了以賽亞書的一段話,那不是豫言豫表的禧年,而是豫言實際的禧年: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膏了我,
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
差遣我去宣揚被擄的得釋放,
瞎眼的得復明,
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
宣揚主悅納人的禧年。』(路四18~19。)
然後祂宣告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路四21。)
主藉著讀那一段聖經吹號;祂宣揚禧年。
你知道甚麼是傳福音?
傳福音就是傳佈禧年,吹禧年的號角。
傳福音是宣報我們的得釋放。
實際上,這不是釋放我們的產業歸回我們,而是釋放我們歸回我們的產業和我們的家。
我們從前是在錯誤的家,就是為奴之家。
宣揚禧年是告訴我們,要歸回我們的本家,就是神的家。
現在我們能領會甚麼是禧年。
禧年是宣揚奇妙的釋放-釋放我們的產業歸回我們,也釋放我們自己,使我們能彀歸回神,歸回我們的家,歸回我們的產業。
摘編自臺灣福音書房 路加福音生命讀經第六十四篇 禧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