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小孩,為了幫忙父母,每天下課後都在市場打雜。但他真正想做的,其實是好好讀書。
不是讀學校的書,而是像鄰居的老人一樣,讀很多自己喜歡的書。
有一天,小孩突然跑來找老人:「爺爺,我也想讀書……你能借我書看嗎?」
老人看了看小孩,轉身回到房間裡拿出一塊鵝蛋大的石頭來:「這樣吧,今天你把這塊石頭拿到市場去賣,賣出去了改天我再借你書。但是無論別人出多少錢,今天你都不要賣!」
又要我賣出去,又要我不賣,這是甚麼意思?小孩覺得其中必有深意,所以忍住不問,只點了點頭。
小孩在市場上遇到第一個客戶,是一個中年婦人,出了五塊錢要買石頭,但他守住老人的叮嚀,直到對方出到五十塊錢,他也沒有賣。
把石頭搬回老人家裡以後,小孩報告了這件事,老人只問他:「你明白了嗎?」
小孩簡直是一頭霧水:「不明白啊?爺爺,你要我明白甚麼?」老人笑了笑,搬著石頭又回到房間了。
過了一天,小孩又來了,這回老人還是要他帶著那塊石頭,到比較遠的一家米鋪老闆那裡去賣。他告訴小孩,這次無論老闆出多少錢,仍然不可以答應他。
米鋪老闆聽說有小孩來賣石頭,不敢大意,連忙出來迎接。他拿起那塊石頭仔細端詳了半天說:「這樣吧!我沒有多少錢,我出5萬元買你這塊石頭!」
小孩嚇了一大跳,但還是搖手說:「不賣!」
看著小孩小心翼翼抱著石頭,身影消失在街尾處,米舖老闆暗暗嘆了口氣。
衝回家以後,小孩趕緊回去找老人:「爺爺,米鋪老闆說願意出5萬來買這塊石頭,這應該是一塊很有價值的石頭吧!」
老人又問:「所以你明白了?」
小孩還是丈二摸不著頭緒:「不明白。」
老人又是笑笑,什麼也沒說,把這塊石頭拿走了。
再過了一天,小孩實在受不了,再去找老人:「爺爺,我想讀書,快借我書看吧,我不想賣石頭了!」
老人還是拿出那塊石頭:「不,你還是去賣最後一次的石頭。不過這次是去找珠寶店的老闆,記住:無論出多少錢都不要賣!」
小孩大叫:「爺爺,你瘋了!這麼貴幾萬元的一塊石頭,讓我隨便拿去賣,又不要我賣,你在玩我!」
結果,小孩居然還是抱著石頭去找珠寶店老闆了。
珠寶店的老闆看到石頭就歎了口氣,直搓著手冒冷汗,最後好像下定決心似的打了自己胸口一拳:「這樣吧,我只有三家珠寶店、兩家當鋪和一些田產,我願意拿我所有的財產來換這塊石頭!」
小孩嚇得「撲通」一聲跌倒在地上:「爺爺,你真的玩我啊,這石頭很值錢啊!」
他受不了了,一五一十把石頭的來歷跟老闆說了,對方沉思了一會,說:「你不要看它普普通通的,其實,它裡面是一塊寶玉。你家隔壁這個爺爺不是簡單人物喔!」
小孩也嘆了口氣說:「爺爺叫我今天還是不能賣,抱歉了老闆!」
說完他緊緊抱住石頭連滾帶爬回去。
「爺爺!你不是玩我而已,你要害我!萬一我把這塊價值連城的寶玉搞丟了,還是被人搶了,那我怎麼賠得起!」
老人第三次問他:「那麼這次你明白了?」
小孩賭氣地回答:「不明白!太奇怪了!」
老人微笑解釋:「同樣一塊石頭,在有的人的眼中,只是一塊石頭,值五十塊錢。到了業餘玩家的米鋪老闆那裡,就願意出5萬塊來買;而真正懂它價值的珠寶店老闆,看出它是無價之寶!一塊石頭,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價值;同樣是人生,在不同人的眼中也有不同的價值。價值是人去估定的,這就是我想跟你分享的第一本書。」
每個人看待事物的價值都不一樣,你又是如何看待人生的價值,看待永遠之福的價值?
耶穌說:
諸天的國好像寶貝藏在田地裡,人找到了,就藏起來,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這田地。
諸天的國又好像一個商人,尋找好珠子,尋到一顆珍貴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珠子。
你願意出多少代價,來換取耶穌口中的寶貝和珠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