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死海古卷展,是今年臺灣基督徒的年度盛事,由臺灣福音書房、臺灣基督徒信仰研究學會和基督教論壇基金會共同主辦。官方網站如下:http://dssexpo.info/
本圖由臺灣基督徒信仰研究學會提供
這次的展覽,地點是在信基大樓地下二樓,地址是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四段460號。
從捷運台北101/世貿站3號出口走上去,沿著信義路往西穿過兩條馬路(莊敬路和基隆路)就到了。如果沒有遇到紅燈的話,全程走不到五分鐘。
圖片截自Google Map
這是貼在大樓外牆的海報。
進門以後,一樓大廳往右邊手扶梯方向望去,首先就會看到牆面上的這一幅標誌。真不知道是哪位弟兄放上去的?真是藝高人膽大啊!
從手扶梯下去,迎面而來的看板。第一張圖是展出前一天拍攝的,第二張則是趁著人潮的空檔拍攝的,所以空間看起來十分從容自在。
到了週六的時候,可就沒這麼從容自在了。我們結束階段性的導覽服事,走出門外時不禁嚇了一跳,準備進場的觀眾居然從一樓大廳滿溢到門外,又一路排了幾百公尺,排到了大樓另一側的光復南路(參見:壯觀的排隊圖一,壯觀的排隊圖二),然後轉個圈,直到大樓後方的停車場為止。到了主日下午,再度發生類似的情況。我們還聽說,有人特地從海外飛到台灣來,就為了看這一個展覽。
這簡直是巨星開演唱會的場面,真是榮耀!原來渴慕認識主話的人非常的多呢。
後來為了讓大家不會等得煩躁不安,接待的弟兄姊妹開始彈起吉他、唱起詩歌來。
除了大廳的主展覽區以外,還有六個分館。手扶梯左側就是第五和第四館,所以導覽員會從這裡開始導覽起,一路依序往三館、二館、一館和六館前進,然後才帶領到大廳的死海古卷展示區。
(一)六個分館的展出
這裡就是四館和五館的入口。男廁和女廁就在四館的左右兩邊。
五號館展出的內容,是耶利哥城和艾城的考古成就。由於播放的影片較長,服事的聖徒們還貼心地安排了座位區,讓大家可以坐下來慢慢觀賞。
展出內容及影片參見:
接下來是第四館,展出中文聖經譯本。除了牆面上十種版本的簡介,房間正中央還放了實體書的展示,有白話文聖經,也有文言文聖經。大家都興味盎然地研究和拍照,有的人還很認真地測試自己的文言文程度。
注意牆面最上面有一行大字:「爾言進得光為純輩得智」,這是1822年馬殊曼譯本的翻譯,不禁令人想起尚書時代的語言。你知道這是聖經中的哪一段話嗎?
實體書當中包括三種文言文的聖經。同樣是約翰福音第一章第一節,有人翻作「言」,有人翻作「道」;有人翻作「神」,有人翻作「上帝」。到了恢復本,則將「言」或「道」翻作現代的用語:「話」。
入口處的牆面上有古色古香的歷史年表,有一些學生還特地跑來拍照寫作業。
關於中文聖經譯本,你也可以看看下面這部短片:
接下來讓我們往前到三館和二館吧。
看到了嗎?三館的入口是一個山洞。為甚麼呢?因為這是模擬當初發現死海古卷的地點。
三館的展出內容:死海古卷
二館則是「聖經正典」,展出的是抄本的相關知識。詳見:
讓我們繼續走下去。
在一館展出的是「聖經考古、以色列考古學」,主要是談相關的考古歷程。當聖經的可靠性及歷史價值被許多學者質疑時,有一批人站出來,投入考古的龐大工程中,至終證實了聖經中諸多古史的真實性。
相關影片:聖經考古及以色列考古學
導覽的弟兄介紹得好認真!
其實,週六和主日的時候,「洶湧」已經不足以形容龐大的人潮,幾乎每一分鐘都必須送進新的一組觀眾,因此導覽員莫不使盡吃奶的力氣,憑靠恩典,連續三四個小時堅守崗位,在群眾面前放聲介紹展出的內容。
走出一館後,很多散客都在詢問:第六館到底在哪裡呀?
其實,第六館不是一個獨立的房間,而是一館對面,附屬於大廳的一個空間,展出希伯崙的考古成就。
參見:希伯崙-列祖之城
好了,這就是六個分館的梗概了。至於主展區-大廳中的古卷及古文物,以及研討會和演講的圖片,下一篇再為大家介紹囉!
(照片提供:莊博鈞、陳永昌、高晨星、陳雅培)
繼續閱讀:以色列死海古卷展側記02
影片:死海古卷展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