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一切苦難中,祂也同受苦難;並且祂面前的使者拯救他們;祂在自己的愛和憐憫中救贖他們,在古時的一切日子保抱他們,懷搋他們。(以賽亞書六十三9)
信息選讀:
一個人越在恩中與神同行,他對於別人的過失也就越能體恤;他作聖徒越長久,他就越感到神的信實和體恤。同時也越明白在許多事上,神實在用這方面的恩典,恩待了他。
心靈的喜樂,在乎享受與神同在那種不變的福氣。無論在任何環境之下,縱使盡是遭遇苦難與試煉,其結果也必使神因祂向著我們的大愛,把豐富的同情送到我們的裏面。因此,苦難與試煉,就是迎接神進來的一個門戶。
基督一看見苦難,就動慈憐之心,祂不願我們對苦難冷心,或不關痛癢,也不願意我們只向自己難過。祂要我們向著受苦的人,表現充足的同情與憐憫。『基督…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祂的腳蹤行。』(彼前二21。)
我常常感到,家庭中第一次發生親人離世的事,是最傷感而絕痛的!但基督已經進來,補滿死亡的缺,且把生命賜下。祂用祂的恩惠與慈愛,召我們活在永遠的生命裏。祂知道如何安慰。由於祂就是復活,也就是生命,所以祂比我們更曉得死亡是甚麼。祂曾為死的事流淚,也曾親自死過。祂必安慰你們,祂的安慰,雖然也能覺得死亡的可悲,卻是死亡所不能摸著的。
基督永遠是全然可親,人人可近的主,甚麼罪人都能親近祂。我們的主,對於我們在道路上難免的遭遇與憂患,總是多表同情和滿有恩慈的。倘若祂挪去我們多年所認為對象的東西,或者最少也是我們心中所倚靠之物,祂總會給我們靈裏的勉勵和安慰。只有祂是永遠不會失落的,祂對於我們,實在比所有人世的聯繫更親密。
基督已經歷過我們所能經歷的一切,祂曾深深的進入人類的苦難中,為要拯救我們出來。人的同情,固然是一種安慰,然而人往往愛莫能助。神的同情,卻是帶著能力的。得著神的同情,是多麼的好!(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基督是我們的滿足》)
你可以這樣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你,你是全然可親,人人可近的主;你對於我所遭遇的苦難與試煉,總是滿有同情和恩慈,也總是給我勉勵與安慰。主耶穌,當我在一切患難中時,使我轉向你,來得你的同情,因為你不只同情,你也把你自己供應給我。主阿,我要在各樣的景況中,都一直把你迎接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