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長在愛主的基督徒家庭。小時候的我個性內向、在團體中存在感很低,雖然從小跟著父母參加各樣的聚會,對主耶穌卻沒甚麼感覺,覺得只是在信一個宗教罷了。直到高一時,參加了一場特會,讓我真實的摸著了主,從此整個人有了極大的翻轉。
之前我在聚會中幾乎從不禱告,也總坐在後面;經過特會之後,我開始主日往第一排衝,而且會操練站起來禱告。我深深知道這位神是真實的,祂能改變我們的生命,所以從高中、大學一直到在職,我都不間斷地過著召會生活,主也憐憫我,在人生每個階段都為我預備了許多同伴,和我一同成長、經歷這位寶貴的主。
我爸在我小的時候就常說,召會中的姊妹比弟兄多,所以弟兄找對象一定要是姊妹。我覺得很有道理,就將這話當成我的結婚守則:找對象一定要找主恢復的姊妹。後來我又向主說了幾個條件,因為我不擅長找話題,比較喜歡聽別人分享對主個人、情深的經歷,因此希望我的姊妹是個愛笑愛聊天、能自己找話題並能敞開心扉交通、也能對人有感覺有負擔,願意打開家牧養人的人。
但我對自己的條件沒什麼自信,因為我是個木訥的老實人,不會打扮,講話又非常直接,不懂得怎麼哄女生開心。常常會想,像我這樣的人真的有姊妹願意嫁給我嗎? 後來想想我開的條件其實蠻高的,但很感謝主還是為我預備了符合條件的姊妹!
我們是被介紹認識的,當時我在預備公職考試,原不想那麼快進入婚姻的交往。但我後來聽說姊妹在參加教會訓練的時候,有去過我的母校配搭過,我的姐夫還是她的隊長,她又跟我的爸媽在同個小區聚會過,認識我許多的同伴。為此我感到非常驚訝,心想主的帶領也太奇妙了!服事者也告訴我說,姊妹甫得救便有心參訓,並且是個非常的操練、盡功用的人,而姊妹單純率真的個性和對主的負擔,也符合我向主開的條件,經過幾次的禱告尋求,裡面覺得非常平安,因此我們就開始交往了。
在交往的過程中,我發現男人與女人根本就是不同星球的生物,思考邏輯完全不一樣。有時我覺得自己已經花時間陪她吃飯陪她約會,但她也沒有很開心。但有時只要跟她說晚安,或送她一些不算特別的小東西,她就會非常開心。因為實在不明白姊妹到底在想什麼,所以我常常惹她生氣,但我又不知道她為什麼生氣,問她原因還會更生氣,所以我常常覺得很委屈。
坦白說,我們的個性真的差很多,她做事細心、主動並積極服事,而且對自己要求很高。只要有人請她幫忙,她絕對要做到最好;而我則是大而化之,常是船到橋頭自然直,還常忘東忘西。雖然我們都很努力去適應、接納彼此的不同,但還是經常失敗。
我常問主,為什麼要把兩個幾乎相反的人配在一起?但某次青職排,一位弟兄分享到一處經節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幫助者。」小時候讀到這處經節,覺得幫助者就是幫我「做家事」的人;再長大一點,覺得幫助者是可以「一起聚會,一起禱告,一起服事」的人。而弟兄卻說,幫助者不是要幫我做甚麼事,而是要「幫助我的生命長大」,這話大大轉我的觀念,裡面突然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以前覺得一個人過日子很輕鬆,自由自在,不需要顧慮別人。但主不需要一個完整、自我感覺良好的人,能被祂變化製作的人才是建造召會的材料。若是沒有姊妹的幫助,即便過了幾十年,我還是那個完整的我。
交往過程中,我們有許多交通與禱告,也有許多的破碎與變化。我發現我也因此長大了,不再是那個遇到環境就把自己藏起來的人,我開始願意承擔責任,學習把自己擺在身體裡。我也越發珍賞姊妹,她不僅樂意為聖徒擺上,也能服事不同年齡層的人。有空時還會去聖徒家關心他們,甚至買菜到聖徒家做飯。
她每次跟我出去約會,第一件事情就是買小禮物送給牧養的對象。當我開車的時候,她就會說個不停,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與對主的經歷,讓我不用擔心會睡著。而且她消氣的速度越來越快,只要我一道歉,就會馬上原諒我,讓我非常佩服。更讓我驚訝的是,以前我忘記事情她會念我,現在她會說:「沒關係,我知道你會忘記。」
還有最讓我感動的是,今年我決定辭職準備另一個公職考試,我當時壓力很大,但姊妹沒有質疑我的決定,而是鼓勵我,我做甚麼工作都可以,只要願意過召會生活就好,這話讓我能無後顧之憂的準備考試。在主奇妙的引領下我也通過了考試,因此我更加確信,她就是主所預備的姊妹!
願我們的家更多讓主來經過,彰顯基督與召會,更成為主福音的出口,作祂活水流通的管道,將基督供應給更多的人!
(齊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