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近日看見周圍許多朋友為著愛情爭戰,痛苦不堪。心裡開始有個問題想問神:愛到底是什麼?當然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有段著名的經節對於『愛』有個很棒的解釋,不管是不是基督徒,都會有點印象: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嫉妒;
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不合宜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因不義而歡樂,卻與真理同歡樂;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敗落;
這詮釋得實在很棒:愛是永不敗落。
可是這是真的嗎?
首先愛真的是可以恆久忍耐嗎?常常看見的是小倆口過一段時間後,或是稍微拌拌嘴,愛就馬上消逝無蹤了!
再來愛是不嫉妒 (唉啊,很難耶);不自誇,不張狂,不作不合宜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 (越看,額頭上冒出三條直線越深),不輕易發怒 (天啊,我每分每刻都是沒有愛的人),不計算人的惡 (想到有時和朋友在背後評論某人,唉啊,我怎麼一點都沒有愛),不因不義而歡樂,卻與真理同歡樂;(好想抱頭大哭,我那一點能做到呢?)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這是『凡事』耶!頭開始發昏,想伏倒在主面前痛悔,我一點都做不到啊!
但是後面還有經文:
.... 及至那完全的來到,這局部的就要歸於無用了。我作孩童的時候,說話像孩童,思想像孩童,推究像孩童,已成人,就把孩童的事廢掉了。
我們如今對著鏡子觀看,糢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是局部的,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我全被知道一樣。
這時候,神給了我亮光:正如前文所解釋的:我們對愛的認識,其實還是在從鏡子觀看我們自己的階段,是那樣表面、一知半解的,沒能完全搞懂我們自己。我們是人,無法達到神的愛的水準。
可是當我們讀聖經時,浸泡在神的話語時,我們就好像是和神面對面,那時就完完全全看清楚我們的自己!因我們居然是和神的模樣是一樣的!看到神就好像看到自己一樣,我們就能完全明白愛的真諦,就像我們被神完完全全的了解來愛是一樣的。
讀聖經時,與神相遇,真是能看透自己的光景啊!
當你能透徹了解了一個人如同自己的時候,你的愛還不會恆久忍耐嗎?還會嫉妒嗎?還會自誇,張狂,作不合宜的事嗎?還會求自己的益處嗎?更不會輕易發怒,計算人的惡了。當然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就是水到渠成,因為你知道你真正的愛他,真正的了解包容他的一切難處。
在哥林多後書第三章有段講到:但我們眾人既然以沒有帕子遮蔽的臉,好像鏡子觀看並返照主的榮光,就漸漸變化成為與祂同樣的形像,從榮耀到榮耀,乃是從主靈變化成的。
我們把和神之間隔閡的帕子移去來觀看主時,好像是神在照鏡子一樣,因為我們變化和祂一模一樣了!我們的變化是因為主靈變化我們而成。你想,我們都和主長得畢像畢肖,主的愛自然也成為我們的愛,能讓我們去嚐受愛。
當我們被愛充滿時,藉著生命之靈的律,便能完全不費力去施與愛;嗯,施比受更有福,主耶穌說的真是好棒。
延伸閱讀:Napa教授的觀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