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马 [gnu]
角马,它是一种羊。也叫牛羚(wildbeests),是一种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羚羊。非洲角马只吃嫩草,长得像牛,它们生活在非洲的东部和南部。雨季期间(3月-5月),雨水充足,大地一片,广阔的草原上散布着一匹匹非洲角马。但到了旱季 (7月-9月),为了寻找新鲜的草料,非洲角马不得不离开这里,它们聚集起来,数量多达150多万头,成群结队地去寻找食物,每天要走48公里。
在非洲肯尼亚有一条马拉河,每年的10月份,都有上百万头角马从3000公里外的坦桑尼亚迁徙到这里。
马拉河中有两种动物是角马们在渡河时必然要遇到的杀手:一种是世上最大、最为凶残的尼罗鳄,一 种是被称为“非洲河王”的河马。马拉河是角马们要渡过的最后一条河,渡过去,就进入了水草丰美的“伊甸园”。渡不过去,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将会因缺草缺水而 死。每年的10月份和次年的3月份,马拉河都会上演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狂野、惊险和悲壮的瞬间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但是,角马依然乐此不疲,纵然在这场 争斗中,更多是充当弱者的角色。
有一年10月,马拉河的河水不再湍急,甚至有的地方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底,对于人类来说,卷起裤 腿就可以过河了。成千上万的角马聚集在马拉河岸边,这个地点是角马每次的必经之地。河里的尼罗鳄和河马依然在注视着角马,等待着丰盛的大餐。这时,几头年 幼的角马发现在离准备过河的地点不远处河水很浅,而且尼罗鳄和河马在那里根本没有施展的空间。于是,不少年幼的角马聚集过去,准备从那里过河,躲避尼罗鳄 和河马的攻击。令人吃惊的一幕发生了,几十头看上去像是头领且年老的角马过来驱赶那些年幼的角马回到原处,不允许它们从较浅处过河。角马们注视着这个举 动,没有一头出来阻止。接着,角马开始过河。后果可想而知,角马死伤众多。
这一场面被《动物世界》摄制组真实地记录下来。工作人员问导游,角马明明知道马拉河里有凶恶的尼罗鳄和河马。为什么不从较浅且没有尼罗鳄和河马的地方过河,而是依然选择以前的路线呢?这不是找死吗?
导游说,是的,角马知道河浅处没有尼罗鳄和河马,从那里过河可以说是很安全的。但是角马也知 道,马拉河像今年这样的情况难得一见,很多角马一辈子也遇不上。如果角马尤其是那些年幼的角马选择了从较浅处过河,并顺利到达对岸,那么次年3月,它们又 要回来,再经过马拉河时,面对成群的尼罗鳄和河马,它们还敢过河吗?年幼的角马是角马种群繁衍生息的希望。它们过不了河就意味着死亡,那对整个角马种群意 味着什么呢?所以,角马必须要教育年幼的角马放弃那诱惑。以免丧失了抗争命运的本能,而是选择始终贯穿角马生命的危险———与尼罗鳄和河马 的斗争。
面对鲜有的安全和屡见的危险,角马为了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生息而选择后者,这就是角马的生存法则。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角马面对凶险的生存环境能繁衍至今的原因之一吧。
(节选于百度百科)
最近在看希伯来书,其中讲到过河的真实意义。旧造中,神所创造的角马过河,要学习放弃那容易的路,借着一再的训练,进入佳美之地。新造中,信徒们何尝不是由那大牧人耶稣基督带领着过河的人 呢。希伯来人就是一切由神引领过河的人。藉着一再的过河,祂救援我们并且成全我们,直到我们全然进入应许之地。所以神称自己为希伯来人的神——过河人的 神。
34:11 | 因为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亲自寻找我的羊,将他们寻见。 | |||||
34:12 | 牧人在羊群四散的日子怎样寻找他的羊,我必照样寻找我的羊;这些羊在密云黑暗的日子四散到各处,我必把他们从那里救回来。 | |||||
34:13 | 我必把他们从万民中领出来,从各国聚集他们,引导他们归回自己的地,也必在以色列山上,一切溪水旁边,在那地一切可居之处牧养他们。 | |||||
34:14 | 我必在美好的草场牧养他们,他们的住处必在以色列高处的山上;他们必在佳美的住处躺卧,也在以色列山肥美的草场吃草。 | |||||
34:15 | 主耶和华说,我必亲自牧养我的羊群,使他们得以躺卧。 | |||||
旧约以西结书。
旧约时代在两千年前结束了,神是信实的。那大牧人耶稣基督来到世界里,成了一切过河之人的带领与先锋。新约约翰福音,耶稣说,
10:27 | 我的羊听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 My sheep hear My voice, and I know them, and they follow Me; |
10:28 | 我又赐给他们永远的生命,他们必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 And I give to them eternal life, and they shall by no means perish forever, and no one shall snatch them out of My ha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