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不但精彩,而且廣為人知。一部知名的動畫片《埃及王子》(The Prince of Egypt)正是以此為藍本,紅海的分開、以色列人在曠野的路徑亦被考古學家一再考究。
鄧老師慷慨激昂的講課,前方的同學亦『頻頻點頭』,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色列人對這事的看重!這也是鄧老師開頭的話。
摩西在申命記重申律法時,說到以色列人要在初熟節,將美地初熟的出產獻在壇前,每一在壇前者,都要向神回應說:『我的祖先原是一個將亡的亞蘭人,下到埃及寄居;他人口稀少,在那裡卻成了又大又強、人數眾多的國。埃及人惡待我們,苦害我們,將苦工加在我們身上。我們哀求耶和華我們列祖的神,耶和華聽見了我們的聲音,看見了我們所受的困苦、勞碌、欺壓,祂就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並大而可畏的事與神跡奇事,領我們出了埃及,將我們領進這地方,把這流奶與蜜之地賜給我們。』(申二六5~9。)這段話正是出埃及記的濃縮,也說出神對以色列人的拯救!
看似小說情節的故事,讓以色列人一再記念,甚至人人背誦。不但如此,今天『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值得完全接受的』(提前一15。)每一位基督徒都有蒙神拯救的深刻經歷,這也是為何我們會一再述說,也重視每週的擘餅聚會,以表達我們對祂的記念!
-寫於師大通識課程《聖經與人生》課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