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後可以使用更多功能喔~
帳號: 密碼: 登入 註冊
2016‧04‧18
【在耶路撒冷,四個旅人#10】3月11日,安息日訪聖墓教堂
 
3月11日,週五,我們第一次在耶路撒冷過安息日。在拍攝街頭的景象時,走著走著,無意間還走到聖墓教堂去。
 
雖然那一天出門的時間很短,但我久久都無法忘懷,彷彿記憶被那一晚的月光烙印在腦海裡。
 
 
 
一 趁著休市前快買菜!
 
猶太教的支柱有三個:
 
一個是割禮,也就是男子割掉陽皮,表徵在神面前割掉肉體;
一個是飲食條例,以潔淨的吃喝表徵對外正確的接觸;
還有一個就是寫入十誡的安息日,表徵一切都由神完成了,亞當一受造就享受安息。
 
對於基督徒而言,真正的安息日就是基督耶穌自己,真正的安息就是活在祂裡面。)
 
所以安息日,顧名思義就是叫你休息,安息,不要做事了。這一天,連電梯都為轉為安息日模式,不讓你用手指「工作」去碰觸按鈕,而是自動停在每一層。
 
猶太人的一天是從日落開始,也就是先晚上再白天,所以安息日不等於週五或週六,而是從週五日落到週六日落為止。很多人也常常把安息日和基督徒的主日混在一起,以為安息日就是星期天,這是不對的。
 
這次的安息日,是我們的第一個安息日。一週前我們抵達以色列時,已經超過週六的日落時分,所以沒有機會見識。這一次我們當然不會錯過,肯定出門好好看一看。
 
但在下午出門以前,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到市場去買菜。因為這一天猶太市場不會營業,大街小巷裡的商店也都會休息;更麻煩的是,這些動作不會真的等到日落才開始執行,兩點左右就會陸陸續續拉下鐵門走人。即便你願意大老遠跑到舊城,去阿拉伯市場買東西(因為穆斯林不守安息日,照樣營業);但是很抱歉,下午公車電車都停駛了,你怎麼去?除非自己開車,或者拖著大袋小袋走路半小時回家,否則想要週末有新鮮的飯菜吃,就得趁著週四晚上或週五上午,趕緊到猶太人的市場走一遭。
 
住在隔壁的C姊妹,在我們初來耶路撒冷時就曾帶我們去買菜。
 
「週四晚上的菜最便宜喔!」她千叮嚀萬叮嚀。
 
平常晚上的菜就比白天便宜,在安息日封關的前一天,當然是便宜便宜更便宜了。只可惜週四我們有事,只能挑週五上午出門了。
 
我們仍舊先去俄羅斯小商店看看,然後才由家庭煮夫Tobias帶隊,拖著三部推車,漫步前往幅員廣大的Mahane Yehuda市場。
 
 
 
和上次一樣,市場依舊熙熙攘攘,依舊有許多的觀光客來此閒逛。除了五顏六色的乾貨、甜食,台灣市場看得見的水果蔬菜,這裡大部分也都看得到。而且,居然還有人專門賣香蕉。
 
有一個攤販看見我們走近,直覺就拿起薑和蔥蒜,彷彿華人到市場就是來買這些的。
 
我聽見Belinda咕噥著說:「啊,聖經上跟摩西抱怨沒有韭菜、蔥、蒜可以吃,想要回埃及的可是你們哪......」
 
這一次我們有一個採購重點,就是牛肉。今天俄羅斯小商店的牛肉比較貴,我們想來市場挑挑看,結果在一個轉角處,發現了一位帥氣又高大的鬍子哥,我們就停住不走了。
 
他們家的肉品質好,又乾淨(猶太肉販們一般都會把肉放在玻璃櫃裡冷藏著),也有羊肉。長長的牛舌更讓Belinda瞪大了眼睛。
 
「幾乎比我的臉還大啊!」其實,並沒有。
 
以色列雖然養了不少牛,但牛肉還是遠遠不夠,得倚賴進口,因此肉價並不便宜。這裡,還算可以接受。
 
 
趁著結帳的時候,Tobias興味盎然地問肉販:「可以合拍一張嗎?」
 
「有何不可?」
 
其實一般的猶太人是很隨和的,問路會回話,出到國外也能和其他人交朋友,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刻版印象。只有少數的宗教人士,也就是那些穿黑衣戴高帽的先生們,才會對外人保持一種冷淡的態度。而他們大多在耶路撒冷。
 
離開肉店以後,我們來到了大街上的攤位。今天的草莓又更便宜了,上次一盒10舍克勒,這次只要8舍克勒,還不到台幣80元,可買。
 
在買菜的空檔,Evonne自己也買齊了沒藥、肉桂、菖蒲、桂皮,只要加上冰箱裡的橄欖油,就湊齊舊約中「聖膏油」的成分了。當然她不會真的去調製,因為按照舊約,私自調製聖膏油乃是大忌,她只不過想看看這些材料到底長甚麼樣子罷了。
 
她也買了乳香,直說是不是該去買點黃金,因為黃金、乳香和沒藥,正好是主耶穌出生那時,東方的星象家帶去獻上的禮物。也真是托她的福,我才知道薑和香菇,在以色列居然是和香料藥材等其他乾貨擺在一起賣的,而且咖啡店門口居然會擺櫃賣香料,這不是很奇妙嗎?
 
 
二 月光下的聖墓教堂
 
下午四點,我們走出公寓大門,開始往街頭移動。
 
睡過午覺再出門,果然舒服多了,只是這街頭空蕩蕩的,還真不容易習慣。
 
咖啡店,關著門;衣飾店,關著門;雜貨店,關著門。再過一會兒,那些極少數還開著的,也都要關了。
 
街道上冷冷清清,彷彿一夜之間沉睡的枯枝;不但沒有電車,連汽車都減少了許多,加上到處亂晃的觀光客,行人也不到平時的一成。無論是在行人徒步區,或者在有如西門町紅樓的錫安廣場,人都散了,也沒甚麼人在室外喝咖啡。
 
只剩下貓兒開始出沒,本地人都去哪裡了呢?
 
原來他們都回到家裡,準備和家人團聚吃晚飯。
 
 
 
 
安息日雖然從日落開始算,但公司行號從中午就陸續放假了,週六則放全天,所以他們至少有一天半可以和家人好好相處。而他們相處的第一件事,就是坐下來好好吃頓飯,別的甚麼都不管。所以少數在街上看見的猶太人,多半是三三兩兩,扶老攜幼走著的,像是要趕赴甚麼宴會;等他們走過以後,街上依舊一片蕭索。
 
「甚麼都沒有,要拍甚麼?」雖然甚麼都沒有也是一種景象,但我們沒有約到當地的猶太人一同用餐,無法體會室內「究竟有甚麼」,還是相當的遺憾。
 
吹著涼風,走著走著,一路就走到雅法門,鑽進東耶路撒冷的舊城去了,就像是男女朋友交往到最後,通常都會走向紅毯的另一端一樣。
 
我拉住Tobias:「你看,有奇怪的帽子!」
 
前方有兩個男人走著,戴著罕見的蛋糕帽。
 
 
在宗教氛圍濃厚的耶城,一般的猶太男人會戴小帽,宗教人士則戴高帽,但在安息日這一天,有些人還會戴上蛋糕帽,方方正正,彷彿蓬鬆的蛋糕塗上黑漆,又像是烏鴉化身的使者。
 
戴蛋糕帽的男人,看起來像是要參加國王的加冕典禮,腳步十分穩重。他們究竟有怎麼樣的來頭呢?
 
後來我們問了當地的猶太朋友,她一愣,原來連她也不知道答案。
 
舊城以阿拉伯人居多,基督徒區的商店都還開著做生意,但大多是賣紀念品發觀光財的,能填飽肚子的東西並不多。我們鑽進小巷後,一輛笨重的拖拉車突然登場,轟隆隆的,從另一頭向著低處的我們鋪天蓋地壓下來。
 
這可不是一般道路,而是深藏於房舍之間,被兩旁建築夾緊的巷弄,空間又窄又崎嶇,還有石階上上下下,怎麼會出現這種不合時宜的拖拉車?
 
我們興味盎然地看著它,它也非常賣力地前進,一階一階慢慢爬下來,最後,從坐在一戶人家門口的我身旁緩緩經過。
 
 
「喔,有床,是在搬家啊!」
 
的確,若不是動用這種小型拖車,一般搬家公司的卡車是開不進窄巷來的,甚至連商家的補貨也做不到。
 
如果你也到了耶路撒冷,祝你好運,能看到窄巷中轟隆隆的拖車。
 
再轉過幾條街巷後,Tobias查了一下手機,「咦」地一聲。
 
「我們好像離聖墓教堂很近了......」他一邊說著,一邊加快了腳步往前行。
 
果不其然,在黃昏的天空下,眼前就是壯觀的聖墓教堂,舊城基督徒區的精神象徵和發展的中心,希臘正教(東正教)耶路撒冷牧首的教座也在這裡。
 
這裡,彷彿耶路撒冷建築的縮影,琳瑯滿目盡都是石頭,走下石頭階梯,就是一處石頭廣場,光滑可人,盡頭就是巨大的教堂建築群,最高之處乃是一個鐘樓。
 
 
這座教堂歷史很早,是公元四世紀時,由羅馬的君士坦丁大帝母親海倫娜所推動的。據說她是敬虔的基督徒,為了得知救主受死的刑場(各各他)在哪裡,埋葬並復活的地方又在哪裡,於是請兒子竭盡所能地調查,最後終於讓她查了出來,並且在上頭蓋起教堂。
 
這座教堂究竟有多重要呢?事實上,所謂的「苦路十四站」最後五站全都在這裡,也就是說,在耶穌受審直至復活的整個過程,有三分之一發生在這裡,可說是觀光客必來的景點。這五站分別是:
 
第九站在教堂後側,是耶穌第三次跌倒的地方(聖經中並無記載祂的三次跌倒,乃是傳說)。
 
第十站是位於教堂陡斜台階的禮拜堂,耶穌在此被剝去衣服。
 
第十一站是釘十字架的地方,也就是樓上的聖壇,地板上鑲嵌了馬賽克圖案,兩旁壁畫盡是耶穌在刑場上受難的過程。 
 
第十二站是耶穌的死亡之地。根據四福音的記載,當祂死時發生了地震,令圍觀者驚慄,而在前述聖壇下方的岩石,正好也有一處裂痕。 
 
第十三站是教堂入口處一塊長方形薔薇色的石灰岩石,據說耶穌從十字架解下後,屍體被灑滿了沉香、沒藥和母親馬利亞的淚水,再用麻布裹著全身,放在這塊大石上。 
 
最後一站,傳說就是聖墓,耶穌埋葬在這裡,也在這裡復活。它是一個圓形大廳的祭壇,前面是天使禮拜堂,後面則有一個小石室,可以容納四人進入,但要彎著身子進去,裏頭有一塊大理石板。墳墓上有耶穌像,供奉著鮮花。 
 
(為了進入聖墓石室,遊客在教堂內排出了一條人龍)
 
儘管介紹起來很簡單,但事實上,這座教堂內部的管理非常複雜,正如耶路撒冷舊城的居民結構那樣的複雜。聖墓教堂的象徵意義既如此重大,因此它不由一家獨佔,而是同時受到羅馬天主教、希臘正教、亞美尼亞使徒教會管理,另外敘利亞正教會、衣索比亞正教會、科普特正教會也享有部分設施的使用及管理權。不僅如此,在1187年,埃及的蘇丹撒拉丁占領耶路撒冷後,任命兩個穆斯林家族管理聖墓教堂,一個是鑰匙的保管者,另一個則為教堂的守護人與守門人。這兩個職務一路傳承至今,並且在基督徒各教派林立之中,經常擔任各種儀式的中立見證人,成為耶路撒冷最特殊的景致之一。
 
當你想到偌大的教堂內,循著階梯上下,層層疊疊,彷如巨大的迷宮,而每一個角落歸誰管裡都是協商過的,每一根蠟燭和細瑣的裝飾都有各自的講究,你就不禁要感嘆起來:人,要真正合一並不簡單。
 
 
 
 
 
 
 
 
教堂內的照明並不好,也許是刻意的,光線幽微而閃閃爍爍,不論白晝夜間都是如此,營造出一種奇特的神秘感。當我們從大門進入後,眼睛有些不能適應,但還是一眼便認出第十三站-耶穌死後暫放的長石。石頭上有一個像是槓桿的設計,吊掛著七八盞長壺狀的燈,好讓朝聖的遊客可以清楚看見石頭。
 
就如之前聽說的,果然有許多人跪在這塊長石上撫摸親吻並哭泣,神情肅穆。
 
一面當然非常感動,另一面我卻想起馬太福音上的話:「祂不在這裏,照祂所說的,已經復活了。」
 
 
(聖墓教堂中的畫像,試圖呈現耶穌受死後解下高抹屍體的情形)
 
且不說是不是真的躺過耶穌,即便是,也不過如同當年騎過的毛驢一般,並無任何神奇之處,還不如禱告時直接與祂接觸更為親密,你看是不是呢?
 
這樣一想,便沒有興趣擠入幾尺之隔的聖墓石室觀看,那裡早已排出一條長長的隊伍,而且還盤旋了一圈。何況釘十字架的各各他,真的同時也是墳墓的所在嗎?對於這一點,我是持保留態度的。
 
說到底,這裡不過是在一個可能的遺址上蓋起的「情境」罷了,看看可以,崇拜就大可不必了。
 
所以只剩下Tobias和Evonne去排隊,我則和有點不耐煩的Belinda退出教堂,走到廣場階梯上坐下來。
 
教堂外的大白貓喵喵喵,慢慢走過來,讓Belinda逗著玩,我則看著天空發呆。
 
「怎麼了嗎?」
 
「月亮很大。」我指指天空。不愛貓的人,只能看月亮。
 
今天的月亮不圓,但仍光潔可人,映照著地上的教堂。月光下的耶路撒冷,月光下對於遙遠故鄉的思念,月光下沐浴的街景,光影背後細微的呼吸聲。要是能帶自己的另一半過來,那就更好了.......
 
正和Belinda談著教堂內部複雜的生態時,一群穿著整齊的修女走下階梯,與我們擦身而過,魚貫步入教堂。
 
我說:「那麼,我們也回去看看吧!」
 
Tobias先遇著我們。他搖搖頭:「空間很小,一次只能四個人進去。最好笑的是,有一個導遊,用力拍著石室的牆壁,叫裡頭的團員快點出來。每個人都看一下就出來了。」
 
那麼,看也看了,我們走吧!
 
 
我們四人離開教堂,離開舊城,慢慢走回西耶路撒冷。晚上七點多,原本繁華的街道竟然像午夜兩三點,淒清而乾淨。經過一戶人家時,偶然瞥見裡頭的燈光和笑聲,還有食物的味道。這是安息日的家庭聚會嗎?
 
正好奇的時候,有個聲音從二樓傳出來:「進來!」
 
當然,他是用英語說的,原來這裡是個餐廳,原來安息日還是會有一些商家偷偷做生意的。
 
我們笑了笑,繼續走向不遠處的公寓,院子裡那棵帶著枯枝的高樹,還在殷殷切盼我們的回歸呢!
 
延伸閱讀:
陳舜儀【在耶路撒冷,四個旅人】系列
Belinda 〖探索以色列〗系列
 

想與我們一同線上聚會嗎?請按此加line與我們聯絡line.me/ti/p/-XZGtAXVxM

下載telegram ,加入水深之處telegram收文章通知 https://t.me/Luke54Taiwan

【您也有見證想投稿嗎? 水深之處歡迎您也擺上您的見證】

  1. 直接投稿:在水深之處網站註冊登錄後至『作品集散地』點選『投稿』。
  2. Email 投稿:請將您的見證Email到[email protected], 交由編輯代發。
  3. 粉絲專頁投稿:請到水深之處粉絲專頁私訊留言給我們,我們幫您投稿。
閱讀人次 7673
想更多認識神嗎?
請跟我們一起禱告 分享
您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1970‧01‧01
投稿代發
第六日,人受造之後,聖經即刻記載,『到第七日,神造作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祂一...
1970‧01‧01
投稿代發
 前言:2014年二月底,我隨北美眾召會的二十多位弟兄姊妹訪問以色列及約旦...
1970‧01‧01
水深之處編輯群
  身為一個坐辦公室的人夫,生活和工作上有太多的事要兼顧,到神秘...
1970‧01‧01
水深之處編輯群
在我們的國家,如果沒有雲朵遮蔽,女生出門會打陽傘;但在這個國家,女生在烈日下直挺挺地...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