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猶太人的官。這人夜裡來到耶穌那裡,對祂說,拉比,我們知道你是從神那裡來作教師的,因為你所行的這些神蹟,若沒有神同在,無人能行。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約翰福音三1~3)
信息選讀:尼哥底母認為基督是從神那裡來作教師的,這指明他可能認為他需要更好的教訓以改良自己。但主的答覆向他揭示,他所需要的乃是重生。重生就是在天然出生所得人的生命之外,由神的生命所重生。因此,他真實的需要不是更好的教訓改良他,乃是神的生命重造他。(約翰福音三1~3註)
尼哥底母不只有道德、有地位、有學問、有閱歷,並且他還有宗教的思想。他所代表的,就是那些在人群中有道德,在社會裏有地位、有學問、有名望的上流人。他的情形,描出他們的光景。他的缺乏,說出他們的需要。
他有一個觀念。他的觀念是以為,人是需要教導的,人是能彀教導得好的。他認為人的問題,就是一個教導的問題;人所需要的,就是一個能施教的夫子。但是主耶穌說,人所需要的,不是教導,乃是『重生』。教導是行為的問題,重生是生命的問題。尼哥底母的觀念是重在改行為。他沒有看見人基本的問題不是在行為,乃是在生命。
朋友!信基督所注重的,不是修行的問題,乃是重生的問題。信基督不是勸人作好。信基督反而是告訴人說,像你我這樣的人,是作不好的。你有作好的心願,你有作好的思想,但是你沒有作好的生命,沒有作好的能力。作好是對的。但是你沒有這能力!你裏面的生命是壞的,是不能作好的。你要作好,就必須換一個生命,就必須重生。許多人說,要效法基督。但是人若沒有基督的生命,怎能效法基督呢?人若要效法基督,就必須先得著重生,就必須先得著基督的生命。只有有了基督生命的人,纔能效法基督,纔能跟從基督。
小雞的生命是怕水的,你就是逼牠們進水,牠們也是不肯進去。小鴨的生命是愛水的,你就是不要牠們進水,牠們還是要進去。牠們的愛水不是教的;牠們能到水中去,也不是學的。這乃是牠們生命的特性,生命的本能。從幼年的時候,父母就告訴你說,不可說謊。但是到了時候,你就說謊了。你的說謊,不是教的,不是學的,乃是你生命的特性,你生命的本能。你的難處,不是在外面的行為,乃是在裏面的生命。你第一需要的,不是改外面的行為,乃是換裏面的生命。你需要重生,你需要再生一次。
主耶穌來到世上,不是要教導人,乃是要叫人得著祂的生命。祂來到世上,不是作人的師傅,乃是作人的生命。人有生命,教導纔有用處。所以教導不是人第一的需要,生命纔是人第一的需要。人必須先得著生命,人必須先得著重生。(取材自臺灣福音書房《福音講臺總集第二集》)
你可以這樣禱告:主耶穌,你來到世上,不是要教導我,乃是要叫我得著你的生命;我真實的需要不是更好的教訓改良我,乃是神的生命重造我。主阿,叫我不以為我可以改良自己,因為我天然的生命無法作好,但我只要簡單的接受你,就得著重生,就有一個新的生命。主耶穌,我現在就向你敞開,接受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