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個「世界盃說好話大賽」,看看哪一國人,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說好話,冠軍寶座應該非瑞士人莫屬吧!
剛到瑞士時,有一次在公車上,重感冒的我,噴嚏連連又不停擤鼻涕,
我每打一次噴嚏,車上乘客就「輪流」轉過頭來對我說:「神祝福你!早日康復」
當時好不習慣這樣的「被關注」,怪尷尬的,還沒到達目的地,我就提前「逃」下車,
不料下車前,還有不少人(包括司機在內)祝福我早日康復!
超市的收銀員,也一定會在顧客結帳時,打招呼,而且隨時間變化招呼詞。
例如付完錢,你會聽到收銀員對你說:「祝你有美好的一天!」,「祝你有個美好的夜晚!」或「祝你周末愉快!」
瑞士人會道謝,然後不吝嗇的回過頭來,也祝福一下對方。
這樣大家互相祝福,購物這瑣碎的例行公事,因此變成日常生活中小小的快樂泉源。
※ ※ ※
推著嬰兒車帶寶寶出門,幾乎每次都會有人過來看寶寶,稱讚寶寶的眼睛漂亮、膚色健康……
我這個當媽媽的,總是聽得飄飄然,覺得自己的寶寶,真是全天下最可愛的。
後來才發現,每個小寶寶,都一樣常被路人稱讚,
而每個媽媽,也都跟我一樣聽得樂陶陶。
漸漸的,我不再只把眼光,定在自己的寶寶身上,看看別人的寶寶,的確也很可愛喔!
開口稱讚變成自然而然,也因此和其他的年輕媽媽熟悉起來,添了好多交換育兒心得的好朋友。
然而,這些年來最讓我覺得溫馨的,其實是家人之間的好話交流。
我先生是瑞士人,用餐完畢一定跟我道謝,說餐點很可口、說他好滿足;
出門上班前,會祝福我一天愉快;臨睡前,會祝我一覺好眠。
當然,長久下來,原本單向的祝福,已變成雙向的互祝,
而我們的日子,真的就像我們每天所說的話一般,多半愉悅又滿足。
我細心觀察婆家眾親友,發現大家真的都是,隨時隨地說好話的高手呢。
我想,這樣的好話交流,就是一家人和樂融融,最大的因素吧!
若有機會來到瑞士,在大街上買個三明治或冰棒來邊走邊吃,很可能會有人對你說:「盡情享用!」或「祝你好胃口!」
千萬不必驚訝,也別覺得尷尬,只要微笑道個謝,然後繼續享用即可;
如果對方也正在吃東西,道謝之外,也大方的回祝,對方有個好胃口吧!
「情緒」具有高度的傳染力,特別是讚美,喜樂,愉悅,正面的情緒。
這就像「微笑原理」:你微笑,別人就會對你微笑。
(摘錄自:《Qulip 福音加油站 》)
試著更積極主動的,表達心中的善意吧!
「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對你們的旨意。」帖前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