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體有一個原則,就是交通。身體的交通不只是接受,並且也是供應。若是你以為自己只作一個接受的人,規規矩矩、安安靜靜的不闖禍就好了,你就還沒有懂得身體的交通,你就成了身體上的一塊石頭,你就成了身體上的一種病患,你就成了身體上的一個重擔。弟兄姊妹,你要記得,交通是身體的生命,交通是身體的原則。身體的每一部分,都是不止息的流通的。那一部分與身體斷絕了交通,那一部分就是死的。那一部分有病,全身其他的部分就要來救護它。物質身體的律是如此,屬靈身體的律也是如此。身體生活的原則,就是彼此供應。
禱讀經節:
『弟兄們,這卻怎麼樣?每逢你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各人或有詩歌,或有教訓,或有啟示,或有方言,或有繙出來的話,凡事都當為建造。』林前十四:26。
保羅對哥林多人說,“你們聚會的時候,各人或有詩歌,或有教訓,或有啟示,或有方言,或有繙出來的話;凡事都當造就人。”(林前十四26。)有的人來聚會,好像是來參觀的,好像是來作旁觀者。這樣子來聚會,就是把死帶到聚會裡。多少次聚會的發死,乃是死在這一班旁觀者的手裡。弟兄姊妹,我們不只在擘餅聚會的時候應該有彼此的供應,就是在講道聚會裡也需要有彼此的供應。
身體上的各部分是一直流動的,誰都不能停止在那裡。在身體裡,誰要停止,就是停止神的生命,就是將死亡帶到身體裡。沒有一個肢體停在那里而不叫身體受累;也沒有一個肢體可以不需要身體的供應而能夠有用處。有人受了一點刺激,就以為孤獨的躲在一個地方靈修就好了。你試試看,修得好修不好?生命是不能停止的。我們千萬不要以為獨自到一個地方靈修一下,就屬靈了。我們要知道,神所要得著的器皿是身體,不是個人。凡是單獨的人,與身體脫了節的人,是不能維持多久的。
主耶穌坐在雅各井旁的那一天是飢渴了,但是那一個撒瑪利亞婦人比主耶穌更渴,所以主耶穌把活水給她喝,叫她得了滿足。等到那些門徒買了食物回來,主耶穌卻不餓了。(約四5~34。)服事別人,叫別人不渴的時候,自己也就飽足了。學習背負別人的重擔的人,自己的重擔就容易背了。在屬靈的工作上,是沒有告老的可能的。主耶穌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五17。)我們什麼時候停止作用,什麼時候就停止生命。所以基督徒不只在聚會中要有供應,就是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上也要有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