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上說:「還有,我們曉得萬有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 (羅馬書八28)
初次讀到這句話時候,不了解什麼叫「萬有」(萬事、萬物)互相效力,覺得只是很多人互相幫忙,或是每個人的存在是彼此考驗、彼此學到功課,這樣簡單的道理。但這句話存在心裡,後來竟幫上了大忙。就讀研究所期間,在工作和論文兩頭燒,苦不堪言。下班後體力透支,又何來力氣寫論文呢?某日,我腦中忽然浮現這句話「萬有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我想到,寫論文時我總被挑剔沒有邏輯,寫得不夠有條理,然而,工作不也是一直在寫作嗎?我何不觀察那些善於溝通的同事是如何表達與書寫,然後應用到論文上呢?
於是,工作時我觀察同事如何寫好一封清晰又禮貌的信,寫論文時,我研究那些好文章是如何寫得條理分明、對我有何助益。早上觀察來的技巧,晚上就拿來應用;晚上領悟的心得,白天又可拿來練習。逐漸地,工作效率提高了,教授也覺得我開竅了。
此後,我不再害怕要寫複雜的信件,或是需講求邏輯的論述。我可以享受每一個練習表達的時刻,可以觀察不同的人說話,是否有原則上的差異。生活中,雖作為不同的角色,是學生、員工、子女、手足、妻子,也是父母,但角色之間不必做切割,萬事萬物都有它相通之處。我將這份體悟應用到生活中,體會神對我們的用心。例如,在家學習服從丈夫,即使反對某些事,也用溫和謙卑的態度和丈夫商量;在職場則學習服從上司,即便其決策有令人疑慮之處,也不必針鋒相對,而是學習先尊重神賜予他的地位和「權柄」:他可能不完美,但既然被神置於這個職位,就相信神自有祂要我們雙方要學習的功課。
有時,有些事之間看似實在毫無干係,但若能理解其中萬有相通之道,都是很好的訓練。例如,近年來我體驗「搬家、整理」這件事,此過程與職場、人際並無關聯。但我一直尋求萬有之間的聯繫,因此,在搬家的過程中,努力學習新的收納整理技巧,後來,將這些領會應用在其他地方,例如包包、辦公桌等。整理得更有條理後,無形中也助於人際關係和生活品質的提升。
我們懂表達、或懂愛、或懂付出、或懂感恩,都能在不同的場域,領受同樣的寓意。人們身上有許多天性,或優點,或缺點,都在神的掌握中。神在我們身邊安排了不同的環境和關係,目的是默默地「使用」或「對付」我們的這些特質和天性。這樣的操練和學習,需要們保持謙卑,觀察、體會到神的苦心和用意。
文 / 牧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