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女人,拿著一玉瓶極貴的香膏來,趁耶穌坐席的時候,澆在祂的頭上。」(7。)在馬可福音是記著說,她把玉瓶打破了,把香膏澆在主的頭上。
當她這樣作後,就有猶大領頭說,她這樣作是暴殄天物;她這樣作,是把三十多兩銀子枉費了。他說這三十多兩銀子,可以賙濟窮人。
門徒以為馬利亞這樣作是枉費,是糟蹋。門徒以為,拿這三十多兩銀子,去賙濟窮人更好。今天在教會裡,也有這兩大原則。一班人像馬利亞那樣,把什麼都給基督,以為基督配得一切;因為基督和我有感情,我就把一切都給祂。還有一班人就是要顧到實用方面的。這一方面,是馬利亞以心作主的人。另一方面,是以理智作主的人。這一方面,是以心作主的人;那一方面,是以事情、辦法作主的人。若按著事情來說,我個人也說馬利亞這樣作是枉費,是糟蹋。但是,信徒中被愛所吸引的不多。愛是生命,愛是歸宿,愛是一切。莫說三十多兩銀子,就是三千、三萬多兩銀子也算不得什麼。
問題不在東西的價值是如何,問題在對方的價值是如何。問題不是東西,問題乃是人的價值。人所貴重的,莫過於他所愛的東西。他所獻上的貴重物品值得多少,就是主耶穌也值得多少。許多人在奉獻錢財時,要算來算去。其實不是算錢財的數目,乃是算主到底值得多少?你獻給祂多少,也就是表明祂值得多少。你不能給祂那麼多,就是祂不能值得那麼多。請你們記得一玉瓶香膏,一玉瓶真哪噠香膏,說出基督的價值。這瓶香膏,並不是說出馬利亞的奉獻,乃是說出神和基督值得多少。
一個人肯為主犧牲,並非這人出得多少,乃是基督值得多少。殉道者所以肯捨身,並非殉道者犧牲得多少,乃是看出主值得我們的生命。每個肯刻苦和奉獻的信徒,是表明基督值得多少。每個肯把時間奉獻為主的,是表明基督值得多少。基督人所以肯獻上一切,並沒有什麼別的緣故,只因為基督值得一切。
主說,「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太二六10,)「她所作的,是盡她所能的。」(可十四8。)換一句話說,馬利亞所有的一切都在這裡。你和我需要一個估價,把我們的一切都花在基督身上。換一句話說,就是把一切都糟蹋在基督身上。今天你若沒有糟蹋完了,你還不夠。感謝神,今天有許多人,若不肯糟蹋的話,是很有用處的人。他們可以作文學家、科學家、或作醫生。但是,他們卻為著基督糟蹋完了。今天神呼召人為著基督來糟蹋自己!朋友,你盡了你所能的沒有?
糟蹋自己與實用主義 復刊基督徒報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