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早晨當以色列人醒來時,得知了一個震驚的消息——他們最大的兩個敵人竟然在一夜內相繼死亡 。在以色列空襲擊殺了真主黨軍事首領福阿德·舒克爾幾個小時後,哈馬斯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死亡的消息開始傳出。最初的報導來自於伊朗媒體,引用了伊朗政權官員的聲明以及哈馬斯的公告。這些報道表示,哈尼亞也是在以色列空襲中被殺,很有可能是從伊朗境外發射的飛彈攻擊。
儘管哈尼亞在伊朗革命衛隊擁有的賓館內被暗殺已經非常令他們尷尬,但周四傍晚,來自西方媒體關於這起事件細節的報道讓伊朗更是失了顏面。《紐約時報》率先報道,《耶路撒冷郵報》等其他媒體也證實,哈尼亞實際上是被近兩個月前就被秘密安放在他所住房間的炸彈所殺,由當時在伊朗境內的以色列摩薩德特工遠程引爆。
週四晚,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丹尼爾·哈加里也間接證實了這項報道。他表示,以色列軍隊在舒克爾被殺當晚並未再發動「另外的空襲」。「那天晚上整個中東地區都沒有飛彈發射,也沒有以色列無人機的行動,」哈加里重申。並且他還補充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評論, “近年來,伊朗一直在嘗試將爆炸裝置運送到以色列境內進行襲擊。” 這可能暗示以色列就是以同樣的方式殺死了哈尼亞。
根據《耶路撒冷郵報》的消息,這顆炸彈早在六月初就被偷偷帶入伊朗並藏在賓館內。賓館位於德黑蘭北部高檔郊區一處伊朗革命衛隊的基地內。在過去十年間,哈尼亞經常訪問德黑蘭,經常住在這個賓館。這為暗殺提供了明確的目標位置。這枚爆炸裝置及其引爆技術與幾年前暗殺伊朗核科學家莫森法赫里扎德時所使用的尖端遠端技術類似。這裝置的校準精度確實非常高,以至於雖然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的領導人齊亞德·納哈爾拉就住在隔壁的房間公寓,卻倖免於難。
《耶路撒冷郵報》的報導也增加了非常重要的訊息。許多媒體報道認為阻礙人質釋放談判進展的主要障礙是哈馬斯在加薩的行動領導人葉海亞·辛瓦爾,但《郵報》卻稱,最近幾週,正是由於哈尼亞反對協議中的某些部分,才導致了協議一直未能達成。因此,無論短期內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哈尼亞的被消滅對以色列而言具有重要意義。以伊朗為首的各方已經決議進行報復行動,至於可能將要面對的襲擊,以色列總理說,“雖然前路漫漫,但我們已經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