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是一個容易猶豫不決、經常陷入思慮糾結的人。也因著這樣的性格,我錯過了一些好機會,也做過許多錯誤的決定,常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懊惱。讀到聖經中亞伯拉罕雖然蒙神呼召要成就祂的應許,卻直到父親過世才肯離開哈蘭,我不禁心想:這大概就是在說我這種拖拖拉拉、思慮過度的人吧。
但我感謝神,在選擇歸主這條道路上,我卻出奇地單純爽快。
來到美國的第二個學期,我參加了一年一度的外州特會。當時身邊的姊妹看到有人報名受浸,就順口問我:「妳要不要也一起受浸?」我當時還有點害羞,想說:「要不回家再受浸吧,這裡人好多……」但姊妹鼓勵我:「我們大家都在這裡,一起見證多好啊!」我心一熱,便說:「好呀!」就這樣,我站上前自我介紹並表明要受浸。在主日前一天,我成為基督徒,隔天就和弟兄姊妹一同敬拜主。
人生中或許有許多選擇會讓我後悔、猶豫,但「受浸歸主」這件事,我從未後悔過,現在不會,將來更不會——只會越走越喜樂,越走越蒙福。
這一年我最感恩的是在學業上的經歷。
來美國前,我帶著許多自己的理想與抱負:要努力唸書、找好工作、賺大錢。然而現實與理想的落差,加上我自身意志力與心理的脆弱,使我在第一年就深陷無力感。看著身邊同學成績亮眼,我也不服輸,內心想當「巨人」,但行動上卻仍是個「矮子」。我焦慮不安,卻拖延怠惰,功課沒讀好,也不敢放鬆玩樂,不算壞學生,也稱不上好學生。
我不想再讓自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慢慢沈淪。聖經說:「你既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我就要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主也呼召我們「在愛裡火熱」。既然我已是基督徒,就該在主裡火熱,對待學業也該如此。我要努力學習,不靠天分,而靠從主加添來的智慧與力量,讓人看見:我雖軟弱,也能靠主得勝。
從第二學年開始,到畢業那一刻,我所有課程皆獲得A的成績。
若單靠我這樣容易焦慮、拖延的個性,是不可能辦到的。以往,我常在圖書館坐三小時,卻有兩小時都耗在焦躁和自我拉扯中。旁人問我:「你怎麼念這麼慢?我都看完了!」其實我知道,我的時間多半浪費在和自己情緒的拔河上。今天拖延的功課變成明天的負擔,任務越積越多,心裡越加焦急,陷入惡性循環。
直到有一次考前,我又一次被焦慮淹沒,書怎麼也看不進。我決定先放下筆記,默默在心中向主禱告:「主啊,求你給我平靜的心。成績如何,是教授的決定,更是你對我這學期的評價。但我願盡我的本分,好好應考。不是求你施大神蹟讓我超常發揮,而是求你讓我專心複習,憑我能讀的、我就努力去讀。」
禱告完,我的心就平靜了。我一章一章地念,直到覺得「今天差不多了」,就安心回家。念書累了,想賴在家時,我提醒自己不要給藉口,堅持多看一章、多做一題。
感謝主的恩典,我把憂慮交給主,祂就將平安賜給我。我也在畢業那天,交出了一份屬於主,也屬於自己的滿意答卷。
除了課業,考取專業證書的過程更是一場與舊我交戰的歷程。
我所學的專業需通過五門考試取得認證。起初看到同學輕鬆考過第一門,我也照著他們的節奏,靠著臨時抱佛腳草草複習兩週,僥倖通過。但第二門難度升高,我沒真正複習,想再靠運氣,結果自然是失敗。
於是我開始後悔:幹嘛選擇考證呢?別人都在玩,我卻在看書,好累;也焦慮:才第二門就沒過,後面怎麼辦?有那麼多同學放棄了,我是不是也該跟進?
「舊我」不斷遊說我放棄,而我真的有三個月陷入逃避與空轉。但靈裡有個聲音對我說:「這樣就放棄嗎?連一次嘗試的勇氣都沒有嗎?別人放棄你也放棄,那你和他們有什麼不同?你裡面的寶貝呢?」
就憑著這一絲信心與勇氣,我決定:無論結果如何,能考哪一門,就拼哪一門。
時間過得很快,我以兩個月為一單位,一邊複習一邊考試。第二門高分通過;第三門更難,卻也硬著頭皮過了;第四門幾乎無信心,只求盡力,仍奇蹟似地通過。到了最難的最後一門,我已心存感謝,覺得前面四門能通過已是恩典。考前一天,我再度焦慮不安,參加一個家庭聚會時請姊妹代禱,她笑著鼓勵我:「妳一定可以過,看妳這麼用功、這麼認真!」
結果隔天,我竟以比前兩次更高的分數通過了最後一門。
某次主日,那位學妹看到我,問:「妳那天要代禱的考試,過了嗎?」我興奮地回答:「過了!全部都考完了!」她驚呼:「哇噻,好厲害!」我說:「不是我厲害,是主的恩典,也謝謝妳們的代禱。」
如今的我,仍然會憂慮、會軟弱、會後悔。但不一樣的是,我學會了不再過度預設結果,而是把做工的果效交給主。過程中,我只管努力,不為能力不夠而自責,也不為可能失敗而憂慮,因為我知道,主看的是忠心,而非表現。
學業與專業的成績終究是短暫的,真正寶貴的,是我在這些過程中經歷了主的同在、破碎了舊我,也讓祂在我裡面重塑一個新的人。
我願主能對我說:「我不後悔用重價把你從世界中贖回來。」因為在我這個瓦器裡,藏著祂的寶貝,要顯明那超越的能力,完全是屬於祂的。
(Kara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