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主日服事兒童大班(小四到小六),主題是「彼此相愛」,我本來覺得這個題目好像不會太難。
一開始講到人有自己的喜好,不容易去愛跟自己不對盤的人。於是我講了自己在學校的例子,說到我以為有個學生騙了我一塊巧克力餅乾,我就覺得這個人不老實,從此對他的話都存疑,但是後來他居然得救了,這成為我的一個提醒:我不喜歡的人不一定就不會得到救恩。
沒想到接下來兒童們就不淡定了,他們不但一直糾結著也要吃巧克力餅乾,不管講什麼就會總結到要吃巧克力餅乾,還問我為什麼不帶他們做巧克力餅乾。
後來講到約翰貳書二章10節「那愛弟兄的,就住在光中,在他並沒有絆跌的緣由。」我就舉例說:「我大學時代因為一個弟兄說話語氣不好,我就對他很有意見,不能赦免他,但是後來發現⋯⋯」
某兒童:「他就是你那個學生的爸爸!」
「⋯⋯⋯⋯⋯」
#連兒童班都超展開是怎樣啦
#我錯惹我不該忘了準備獎勵點心
參與兒童服事時常有疑惑:有些課程內容對他們來說似乎太深了,到底這些主題兒童們能夠領會多少呢?課堂上層出不窮的狀況也十分具有挑戰性:有時能經歷主給的智慧,知道如何回應兒童們稀奇古怪的各種問題;有時卻也有深刻的挫敗感,發現自己怎麼都使不上力。
但在服事中我學習不看這些混亂的表象,也不過於看重自己服事的好壞,忠信將神的話供應給兒童們,神會在合適的時機讓他們的生命成長,兒童服事的盼望與價值就在於此了。(李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