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每個大學,從北到南的校園裡頭幾乎都會有年輕基督徒的聚集,他們每週都會固定一個時間或地點一同唱詩歌、讀聖經,也會一同用餐、關心彼此的近況。他們並沒有任何的義務和責任要維持這樣的聚會,但卻是因著彼此裡面對聖經的渴慕、對信仰的認真而自發的經營每週的小排聚會。不限參加的對象,只要你是該校的學生就可以和他們一同聚集,一同在忙碌的課業生活中找到一個能清心享受主的聚會,讓神的話每週都成為療癒你的動力。有興趣者歡迎留言給我們。
************************************
母羊分享:
在已過的一學期裡,我們的校園小排蒙主憐憫,主使我們更加寶貝祂活的話。
之前的小排雖然也很享受,但總覺得少了些甚麼,在與同伴們一同禱告後,決定放下以往覺得聖經對福音朋友來說『太難、不好進入』的想法。在小排的前一週,小排裡的主要成員就來在一起先進入當週要讀的聖經經文,並為每一個來參加聚集的同學禱告。
主也憐憫我們,給我們很愛發問、對真理很渴慕的新人,常常在讀完經節後提出問題,使我們有機會帶人從字句轉向基督。藉著一問一答,並鼓勵每一位來的與會者都分享他們讀經後的感想,主就將祂自己分賜到我們裡面。讚美主,祂的話是活而有功效的。
已過大專期初特會信息的綱要寫道:「我們必須領悟,人肯來聚會,絕不是因為會所漂亮,也不只因這裡的人好,或甚麼別的理由;他來,乃是因為這裡有剛強的話語供應,有豐富的真理傳輸」這也實在是我們已過一學期小排生活的經歷,主的話一解開就發出亮光。
上學期有一位大學四年都未穩定聚會的姊妹,在大五最後一學期,因著小排的享受就恢復了與我們的聯繫,到如今持續過著正常的召會生活。求主憐憫我們眾人,在這個學期,繼續作無愧的工人,正直分解真理的話!

小羊分享:
馬太福音第七章第8節說道:「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必為他開門。」
新學期開始,我在我們學校的小排聚集裡開始有一點點負擔。自從我大學認識主以來,去過了不同科系的好幾個小排:管院排、理院排、人社排,到現在的戲劇歷史排。對以前的我來說,小排就是可以吃吃飯、關心彼此生活的一個聚會,雖然偶爾也曾經有過「自己已經大二、大三了,能不能夠餵養人呢?」的想法,但世界與肉體的箝制力量實在很大,這樣的想法往往在我問了弟兄姊妹幾個問題之後就會煙消雲散。
還記得這學期的第一次主日,有位姊妹說的話讓我印象很深刻:「自己裡面有沒有足夠多的基督?」因為我還不夠認識主,總是在問問題,對靈裡的感受也是模模糊糊的,但就像馬太福音第七章的第8節所說「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必為他開門。」
第二週的時候,我很懊惱為什麼沒有選上學校講解基督信仰的通識課,但後來想想,主真的會為我們預備好道路。雖然沒有選上課,但對於想要瞭解聖經的願望越來越強,問題問得更勤奮,除了讀聖經以外,也開始找相關書籍來看。我想這樣的改變固然是好的,但持續的信心卻是沒有,畢竟我常常是個三分鐘熱度的人,然而這樣的擔心在我轉向主時好像又變得那樣渺小,承認了自己的小信,甚至是不信,卻又能藉著小排聚集得著更多,感謝主。
(台大/邱姐妹、林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