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以後,回到家打開電視,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下來。
其實沒有下班以前,我就從網路上知道波士頓爆炸案的消息;只是我以為災難看多聽多了,自己的心臟已經很強,不會輕易掉眼淚。
然而我忘了最近心肺有一點問題,甚至還請了病假;現在我的心臟,是經不起太多悲傷的消磨的。
1
嚴格說來,這幾天受到矚目的爆炸案不只一起,而是兩起。
第一起發生在台灣,炸彈沒有順利引爆,而且嫌犯很快就抓到了。
美國的這一起就不同了,不但當場炸死了三人,受傷的還有一百四十多人,現場血肉橫飛,把一場好好的馬拉松變成了人間地獄。
先來說說台灣的那一起。
在台灣的這起行李箱炸彈案,主嫌是一名律師,他的計畫是分別在高鐵和立委服務處引爆定時炸彈,而且前者設定的時間,正是列車駛進台北車站的時候。
台北車站由四鐵共構,是大台北的交通樞紐;如果炸彈如他預期的引爆,除了會造成人員傷亡以外,更會產生難以估算的政經動盪。
我不由得想起前幾天在網站上,一位陸客誇讚台灣的治安良好,高鐵、台鐵都不必層層檢查,哪像他們北京、上海那麼麻煩。
感謝神,如果那些行李箱真的炸開了,那我真不知道該把臉放在哪裡。
2
另一起就沒有那樣幸運了。
造成一百多人傷亡的這起爆炸案,案發地點不是小地方,而是美國東北的大城波士頓。新聞報導說,就和九一一恐怖攻擊一樣,這起爆炸分為兩階段進行;第一次發生在馬拉松賽跑的終點線前,第二次則在觀禮臺的附近。
然而美國的大城市有那麼多,為什麼會挑上波士頓呢?
我不知道。不過,波士頓雖然不是世界級的大都會,卻是美國的文化和學術重鎮。在我的印象中,提到波士頓就想起哈佛和麻省理工,舉世無雙的學術殿堂。試想一下,如果爆炸案發生在這兩所校園,全球會發生什麼樣的寒蟬效應,而美國又將面臨何等嚴峻的挑戰?
僅以這次的賽事來說,由於有國外的選手參加,時間又發生在北韓耀武揚威的當口,對國際社會已然造成了震憾。
所以合理推測,當年賓拉登如何處心積慮,鎖定紐約、華府等政經中樞,照樣,這次鎖定波士頓也是刻意的,是精心挑選過的;這也是繼九一一之後,美國本土所遭受最嚴重的攻擊行動,把美國人好不容易重建的安全感再度震裂。
3
那麼,我到底流什麼眼淚呢?
我並不是為美國流眼淚,而是新聞報導說,有一名女孩即將抵達終點線,她的男友等候在那裡,等著要向她求婚。只要晚半個小時爆炸,他們可能就已互許終生,歡天喜地攜手離開。可是我們沒有看到這感人的一幕,而是看到了另一幕,看到男孩伏在女孩的身上,眼神充滿著哀傷。
這一幕同樣感人,可是我們真不希望看到。
另外一位罹難者是八歲的小男孩,不但他死了,他的妹妹也炸斷了肢體,他的母親也重傷送醫。這個家的未來本來有很多可能性,但是這樣一炸,他們的人生開始飄雪,最後落得大地白茫茫一片真乾淨。
所以當新聞走馬到這裡,我忍不住悲從中來。雖然事後得知這則求婚的新聞純屬誤傳,但我當時的眼淚卻是真實的。
4
很奇怪,平安無事的時候,人的情感往往很容易麻痺,對陌生人沒有太多感覺。直等到天災人禍,我們才會突然驚醒,褪去一切的冷漠和偽善,真正把這些人當作同胞看待。
那時候,似乎也比較容易思想一些事情。
我想的是什麼呢?
我想的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終點線,每個人都在衝刺,想要盡快抵達那裡。
--衝向學業的高峰,事業的高峰,愛情的頂點,以及不朽的名聲。
然而等在那裡的卻不一定是幸福,也可能是意想不到的爆炸聲。
如果早知道會衝向人生的終點,我就不會繼續跑下去。也許我會散個步到河邊看看魚,看看石虎和水鳥;也許我會打個電話,問候父親母親好不好。
因為在奔跑的過程中,我已經忘記很多重要的事物了。
只有一道終點線,是可以保證不會響起爆炸聲,也不會眼睜睜看著真愛流逝的。也只有這道終點線,等在那裡的是永久的獎賞,是一個比溫暖還要溫暖的懷抱。
是的,耶穌基督,我真正的終點線。
儘管我無法對這起爆炸案說更多的話,也不知道如何回答「苦難」的疑問,但我知道一切的答案都在耶穌那裡。但願祂祝福那些活著的人,在他們一切的患難中親自安慰他們,叫他們能用自己所受的安慰,安慰更多身處患難中的人們。
「祂在我們一切的患難中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自己從神所受的安慰,安慰那些在各樣患難中的人。」──哥林多後書一章4節
延伸閱讀:陳舜儀弟兄的觀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