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聞一位青年弟兄想報名參加全時間訓練。他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長久以來的渴慕,從最初參加高中一週訓練開始,他就常說:「主啊!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他的心中有火,話語中有熱,讓人不禁想起那些起初愛主的人。
然而,當他向召會表達心志後,幾位年長弟兄卻語重心長地說:「你要先把家顧好。」他聽了沒有馬上反駁,也沒有立即退縮,只是靜靜地把話聽進去,然後去到主面前尋求。
旁觀的我,心中感觸很深。
這些話,乍聽之下好像很有理。家,確實重要;責任,也無法推卸。但我不禁想問:我們是不是太容易用「先顧家」來回應一個人對主的奉獻?這樣的話語,有時並不是出於屬靈的洞見,而是出於一種安全的保守、甚至是一種怕出事的本能。
那些全心全力在家照顧的又如何呢?
我無意指責任何人。這些年長弟兄多年服事,也實在老練;但有時候,就是因着老練也摻雜了一些本能的盤算、一點現實的憂慮——這些,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常常因為我們經歷過就要用我們所經歷的去建議人、教導人,而不是陪他同到主的面前,一起經過。
只是,我們是否還記得:主才是家真正的根基?
那天我讀到詩篇127篇:「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這節話讓我心裏震動。
我們以為讓他留在家中就叫做顧家,可若那不是主的帶領,會不會反而是勉強把人留下,卻失去主正在家中動工的機會?
事奉主,不見得是丟下家庭不顧;有時恰恰相反,是把家庭全然交給主,看見主怎麼來建造、供應、成全。
那位弟兄後來對我說:「我順服弟兄們的話,但我不想讓這份渴慕熄滅。我想繼續為這件事禱告,等候主的時候。」我看見他眼中依然有火——不是莽撞,而是溫柔又堅定的火。這火,叫人敬畏。
我願我們每個人,在遇到渴望奉獻的弟兄姊妹時,不只是從經濟、責任、現實出發,也願意退後一步,問問自己:「主啊,你怎麼看?你是否正在預備這家?」
讓主來建造,才不會枉然。
讓主來開路,我們就不會成為阻擋的人。
願我們成為陪伴而非攔阻的人,成為見證主工作的人,而非用人手設限的人。
學會不作他人的主,只作聽祂旨意的見證人。若真是祂的時候到了,門也會自然打開。因為這條路,不是人能開的,而是主親自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