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聖經學者克雷格埃文斯,公布了一張疑似《馬可福音》手稿的莎草紙殘篇,並且聲稱年代可追溯至一世紀,約在主後80年代後期,比現存年代最久遠的新約手稿還早。特別的是,這個殘篇是在埃及木乃伊的面具上發現的。據說這是因為曬製全新的莎草紙工程繁複,而當時的埃及民眾(非基督徒)為了節省成本,所以直接利用印有聖經內容的回收紙代替新紙,製作木乃伊的面具。
新聞:醒報:藏身木乃伊面具 最古老馬可福音出爐
(photo by Daniel DeCristo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為什麼這個發現受到矚目呢?因為有一派學者認為,馬可福音是四本福音書中最早寫成的,而年代當在主後70年聖殿被毀之前。如果埃文斯等人的說法為真,那麼已知最古老的新約抄本便可以推前一百多年,幾乎和成書年代等同,某種程度上可以驗證我們今日所讀的,是否和跟過主耶穌的門徒所讀的一致。
值得留意的是,這些莎草紙早在2011至2012年間便已發現,但相關研究一直沒有比較嚴謹的學術論文;CNN的報導也指出,目前這些手稿的定年仍然沒有得到學界公證。不過埃文斯表示,今年會集結成書出版,高達數千份的莎草紙手稿將會對外公布。
乘此新聞的熱潮,不妨再來思索一下,我們是否真正明白馬可福音的價值?
馬可福音的著者:一個本來有點讓人頭痛的孩子
這卷福音書的作者馬可,又稱約翰(徒十二12,25),是使徒巴拿巴的表弟(西四10)。根據本書14章51至52節,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被捕時,「有一個青年人,赤身披著一塊細麻布,跟隨耶穌,眾人就捉拿他,他卻丟下細麻布,赤身逃走了。」這是馬可福音獨有的記載,因此有不少人相信,這個青年人就是作者馬可自己。
馬可的母親名叫馬利亞,和主耶穌的母親同名。這位馬利亞和使徒彼得很有關係,根據使徒行傳十二章12~14節,彼得一被主的使者救出監牢,「就往那稱呼馬可的約翰他母親馬利亞家去,在那裡有好些人聚集禱告。彼得敲了外門,有一個使女,名叫羅大,上前來探聽。她認出是彼得的聲音,就歡喜得顧不得開門,跑進去報告說,彼得站在門外。」這證明:一,馬可的母親在耶路撒冷召會(教會)中服事眾聖徒,而且家境還算富裕,有自己的房屋可供聚會使用,也有自己的使女;二,馬可一家都與彼得很熟絡,連使女隔門都能認出他的聲音,很可能彼得平常就在他們家中聚會。
所以,馬可也與彼得很接近,彼得甚至把他當作自己的兒子(彼前五13),稱他為「我兒子馬可」。至終,馬可成了彼得的同工,而且馬可福音被認為是彼得口述、並經由馬可筆錄而成的。
除了彼得,馬可和使徒保羅也很親近。表哥巴拿巴與保羅出外盡職時,馬可也跟去了,但到了別加,他就離開他們先回去了(徒十三13)。這次離開的原因應該是消極的,所以保羅第二次出外盡職時拒絕帶他一起去,結果巴拿巴為此與保羅起了爭執,甚至彼此分開,自己帶著馬可到居比路去了(十五39)。
然而在保羅晚年,一直到他殉道,馬可又成為他相當親密的同工(西四10,門24)。保羅在羅馬第一次被囚時,馬可與他同在,因此在寫給腓利門的書信上,保羅提到「我的同工馬可、亞里達古、底馬、路加,也都問你安。」(24)。馬可出獄後,一度與彼得到了巴比倫(彼前5:13)。後來保羅再度被囚後,他慎重囑咐提摩太:「你要接得馬可,帶他同來,因為他在服事上對我有用處。」(提後四11。)
同工中因著人事、親屬關係而起的爭執是可怕的,但因著神的憐憫,馬可回到了神聖經綸的主線,成為彼得和保羅兩位使徒的好幫手,對他們都有用處。
馬可福音的著時和對象
根據十三章2節所言,本書可能寫於主後70年聖殿被毀之前:「耶穌對他說,你看見這些偉大的建築麼?將來絕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的。」至於確切的時間,目前主流意見指向主後60年代。
由馬可福音的著時,又牽扯出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孰先孰後的問題。許多學者認為四福音當中最早出現的是馬可,隨後的馬太與路加都參考了馬可的記載,理由是書中四分之三的內容都可以在馬太與路加當中發現。但也有不同的意見,認為是馬可參考了篇幅較長的馬太;而且馬太二八15停在主復活後不久的事,證明馬太的成書時間很早,甚至可能在主復活後數年之間就寫定了。
至於受書對象,馬太是針對猶太人,而馬可是針對外邦人,特別是羅馬人;因為馬可解釋了不少猶太的名稱、習俗和節期,比如三章17節:「還有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祂又給他們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而馬太卻不然,證明了受眾的不同。
馬可福音的特點
關於馬可福音,我們需要記住三件事:
第一,這卷福音書是記錄彼得所陳述神兒子耶穌基督的歷史。
第二,這卷福音書是照著歷史的次序寫的。
第三,這卷福音書雖然最短,但在某些歷史事實的細節上,比其他福音書更詳盡。
事實上,馬可福音可以當作彼得福音。彼得在主耶穌地上的福音行動中,自始至終都與祂同在。他把主耶穌的事蹟口述給馬可,馬可就記載下來。
彼得在使徒行傳十章36至42節的話,就是這本福音書的概述。
這卷福音書照著歷史的次序,將主的傳記告訴我們。相對的,馬太的記載就不盡然照著歷史次序,因為馬太是照著道理寫的,會把基督不同時候的話收錄在一起。但馬可注意祂的行動遠超過祂的話,而這正是馬可的目的。他要強調主耶穌是「奴僕」,而奴僕重在作工,不重在說話,因此馬可更着重陳明行動上的細節。
此外,若與約翰福音相比,約翰主要是記載主在猶太地的行動,以及祂在那裏所說深奧的話;相反的,馬可主要是記載主在加利利的職事,對於主在猶太地的行動和教訓記載得並不多。我們若要知道主在地上生活和盡職的歷史,就必須學會如何把約翰和馬可擺在一起來看。猶太地是一個受人高度尊崇的省分,耶路撒冷城就在那裏。但是加利利省卻被人輕看、藐視。然而主在加利利行動的時間,比在猶太地行動的時間長。
主題:神的福音-證明耶穌基督是奴僕救主
在約翰福音一章中,記載了許多關於基督「成為肉體」的事。比如一節和十四節啟示太初有話(道、言),話與神同在,話就是神;這話成了肉體,支搭帳幕在我們中間。十八節則說:「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這些事都非常的深奧,與主的神性根源有關,為要強調耶穌就是那位太初就有的一位,抵擋那些入侵召會(教會)的異端教訓。
但另外三卷所謂的「對觀福音書」,主要是從主耶穌的人性切入。「對觀」一辭指明,馬太、馬可、與路加福音是可以相互參照的。不過三者之間還是有所區別,從不同方面敘述耶穌那帶著神性的人性:馬太是談國度的君王基督(彌賽亞),馬可是講神的奴僕、那服事我們的人子,而路加則是描繪一位正常且標準的人。所以簡單來說,馬太福音主要講君王,馬可福音講奴僕,路加福音講人,約翰福音講神。
為甚麼我們能說馬可福音是談「奴僕」那一面呢?
明白馬可福音的關鍵,乃是留意在這卷福音書裏記載主所作的,遠比祂所說的多出太多。馬可並沒有記載許多主的教訓,譬如馬太五到七章所謂的「登山寶訓」,也沒有把馬太和路加的長篇豫言和許多比喻包括在內。再者,其他三卷福音書都對耶穌盡職前的背景作了許多交代,但馬可開宗明義就破題:「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開始」然後到了9節,隨即來到耶穌的受浸和職事的開始:「當那些日子,耶穌從加利利的拿撒勒來,在約但河裡受了約翰的浸。」呈現出一種樸素的、簡單的、工作傾向的特質。
為了反映這位奴僕救主在行動上的殷勤和忙碌,馬可對場景的轉換進行的很快,原文「立即」一辭在馬可的記載中用了四十二次(有些古卷多用了一次),有些版本譯為「立刻」、「隨即」、「即刻」、「即時」、「一」和「頓」的地方,其實也都是指著這同一個字。像是「那靈隨即把耶穌催到曠野去。」( 1:12)「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到對岸伯賽大去,等祂解散群眾。」(6:45。)這兩處的「隨即」和「催」字用得很適切,不論是催促別人或被那靈催促,都點出了耶穌是怎樣的一位。
由於馬可主要談奴僕的一面,所以他沒有如馬太和路加那樣,說到主的家譜和身分,因為奴僕的祖先是不值一提的,(而約翰不提家譜,則是因為他講的是太初就有的神,所以不需要特意提起祂為人的家譜)。
馬可也無意叫我們對這位奴僕的言語有深刻的印象(與此對比,馬太着重記載祂對諸天之國奇妙的教訓和比喻,約翰則記下許多祂對神聖真理的深奧啟示),但他很樂意讓我們對主在服事中超絕的作為有深刻的印象,因此他提供了更多細節,描繪這位救主在拯救罪人的服事上,所顯出的殷勤、忠信和其他的美德。例如,馬可寫説「耶穌怒目環視他們,因他們的心剛硬而甚憂愁」(3:5);「耶穌靈裡深深的歎息說,這世代為甚麼尋求神蹟?」(8:12),這些情感上的細節都是馬太沒有的。馬可福音大部分的篇幅詳細記載主的行動。尤其在末了幾章,關於主最後的行動的篇幅特別長,也特別詳細,給我們看見奴僕救主那優美的人性美德。
所以,馬可福音就是以賽亞書四十二章一至四節、六至七節,四十九章五至七節,五十章四至七節,五十二章十三節至五十三章十二節,關於基督是「耶和華奴僕」之豫言的應驗:
「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扶持、所揀選、心裏所喜悅的。」(42:1)
「祂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祂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祂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祂。祂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祂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祂。」(53:2~3)
在馬可福音中,主耶穌殷勤工作,需要食物和歇息,祂也動怒、歎息,並祂對人表示親愛,呈現出祂人性的美德和完全;而祂是主,祂無所不知,祂有能力行神蹟,祂有權柄趕鬼、赦罪並平靜風和海,又顯明祂神性的榮耀和尊貴。這是何等的一位奴僕!
這樣一位奴僕作了奴僕救主來服事罪人,以祂的生命作他們的贖價,為要成就神的永遠定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