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一整天的忙碌和擾攘,信手翻閱著桌上的雜誌。扉頁中有一個不起眼的黑色小方塊,其上綴著許多發亮的光點。在朦朧的視線中,一度錯覺它們是點點的塵埃,寄宿於累累厚紙之中。細看之下纔發現,原來這些要讓人蹙眉辨識的,竟是一個一個的星系。瞬間,我不禁震撼!
宇宙中有數十億個星系,每個星系中有數百億,甚至上千億顆星球。而在這十的二十次方之一的角落,有個星球名叫『地球』,它的表面上散佈六十億人口,在這小小舞台上,每秒鐘有四人出場,兩人謝幕。如果那些白色的光點只是『灰塵』,那麼人類也就不過是『灰塵中的灰塵』了。
人的確如同灰塵,生命如漂,瞬息存亡。海嘯襲來,雙子星殞落,許多人即刻消失得無影無蹤。在機械化的生活麻醉之下,我們以為人生的旅程就如同午後出城的車流,單純的無庸置疑。然而,當我們駐足片刻,靜思一路的點點滴滴,才逐漸發覺,人生的道路不是我們的意志所能單獨決定的。人像擺蕩於空中的風信子,隨風漂泊於世間。
我凝視著雜誌中幾公分見方的小方格,內心油然興起感嘆:『人哪,你在那裏?你又將歸向何方?』
迷茫之中,我看不見自己,但有一位在高天之上的,卻看見我們。祂是萬有的主宰,宇宙的維繫者。早在鋪張浩瀚的宇宙以先,祂就看中我們,並愛上我們。祂用最深摯的情意愛著我們。無怪乎聖經中一卷書的作者發出詠嘆:『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
原來,神迫切期盼安家在我們全人最深處。兩千年前,當主耶穌降生於伯利恆,整座城市沒有一家願意接納祂。今天神依然是流浪的,依然是無家可歸的。祂渴望我們打開心門,讓祂能尋得安歇之處。天地無邊,深邃難測,這位偉大的造物者坐擁無垠星辰,但若缺少了人,祂只不過有座位和腳凳,沒有家鄉,沒有歸宿,沒有安息。
我們可曾意料,渺小如我,竟能接待宇宙的主宰!有限如我,竟能盛裝無限的神!我們脆弱到一個地步,不曉得明天我們會在那裏,不曉得我們還有沒有明天,但是我們卻能用今天抓住那位存到永遠的神!
在生命的急流中,浮木輕葉終將隨著我們的身軀漂向未知,惟有那獨一的、永存的、不改變的神能成為我們的拯救。祂正在門外叩門,當我們敞開心門,呼喊『哦,主耶穌!』祂就要進來充滿我們。這是宇宙最美的詩章,這是人生真正的意義。(編輯自『禧年報』第三卷第二期『你在何處看上我』)